不当得利
【拼音】:bù dàng dé lì
【注音】:ㄅㄨˋㄉㄤˋ˙ㄉㄜㄌ一ˋ
【繁体】:不當得利
词语解释没有合法的根据而取得非法的利益的行为。不当得利(不當得利)[bùdàngdelì]⒈没有合法的根据而取得非法的利益的行为。如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法律要求将取得的非法利益返还给受害人。
网络解释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这也就在双方之间产生一种债的关系。
汉语大词典没有合法的根据而取得非法的利益的行为。如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法律要求将取得的非法利益返还给受害人。
1.我国现有的不当得利制度极不完备,现行法律仅有两个条文予以调整。
2.专家点评:这个房屋承购意向金,是该条款制订者巧立名目,为了达到先收取买方钱款、取得不当得利而设置的一个陷阱。
3.因为补偿的损失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所以不存在超额补偿、不当得利的问题。
4.第二部分,论述了不当得利返还主体的确定问题。
5.事实上,不当得利的返还客体和返还范围是有区别的。
6.债权让与无效时,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返还已经履行的给付,该权利在性质上是物权返还请求权或者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7.该功能是通过对不当得利返还的具体制度设计来实现的。
8.本院受理秀山恒旺锰业有限公司诉你不当得利纠纷一案,现依法向你送达秀民初字第号民事判决书。
9.据顾教授的代理律师、上海市兴浦律所的解瑞强律师解释“这个案子我们考虑下来,决定以不当得利来起诉。
10.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dāng,dàng
[dàng]
[ dāng ]1. 充任,担任:充当。担(dān )当。当之无愧。
2. 掌管,主持:当家。当权。当政。
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当时。当代。当初。当今。当即(立即)。当年。当街。当院。
4. 面对着:当面。当机立断。首当其冲。
5. 相称,相配:旗鼓相当。当量(liáng)。
6. 应该:应当。理当。老当益壮。
7. 抵敌:万夫不当之勇。
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当何罪。
9. 顶端,头:瓦当。
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 dàng ]1. 合宜:恰当。适当。妥当。
2. 抵得上,等于:一个人当俩人用。
3. 姑且作为:当做。长歌当哭。安步当车。
4. 认为:我当你已经回家了。
5. 在同一时间:当日。当年。当世。
6. 吃亏,受骗:上当。
7. 抵押:抵当。押当。典当(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读音:dé,děi,de
[dé]
[ dé ]1.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2. 适合: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3.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4.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 děi ]1. 必须,须要:可得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 de ]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读音:lì
[lì]
(1)(形)锋利;锐利。
(2)(形)顺利;便利:不~|成败~纯。
(3)(名)利益:有~有弊。
(4)(名)利润或利息:暴~|本~两清。
(5)(动)使有利:毫不~己;专门~人。
(6)(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