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髻
【拼音】:gāo jì
【注音】:ㄍㄠㄐ一ˋ
【结构】:高(上中下结构)髻(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高绾之发髻。高髻[gāojì]⒈高绾之发髻。
引证解释⒈高绾之发髻。引《后汉书·马廖传》:“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网络解释高髻高髻是中国古代妇女发式,又称“峨髻”,是相对指髻式高耸的称谓。
汉语大词典高绾之发髻。《后汉书·马廖传》:“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其他释义1.高绾之发髻。
1.内中有两个女子,双鬟高髻,并肩而立,丰神绰约,宛然并蒂芙蓉。
2.等每日傍晚,晚霞落下的时候,她们梳着高髻,簪着鲜花步摇,远远的在湖间石舫里唱歌,打开窗,就能听到那歌声轻轻地飘来。
3.此外,唐代以梳高髻为美,主要发式有云髻、螺髻、反绾髻、半翻髻、三角髻、双环望仙髻、回鹘髻、乌蛮髻等。
4.唐代美女的发型十分繁多,以梳高髻为美,发式有云髻、螺髻、反绾髻、双环望仙髻等,而她们化妆的过程也非常繁复。
5.唐代女性发型繁多,以梳高髻为美,发式有云髻、螺髻、反绾髻等。
6.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7.这个人果然如众匪所言,一直背对着牢门,所以很难看到庐山面目,只能看到他身着青色宽领袍服,头挽高髻,正襟危坐,如渊凭岳峙一般,巍巍不动,如同槁木。
8.唐朝可谓是汉式盘发发展的顶峰期,高髻、低髻、小髻、反绾髻、乌蛮髻、回鹘髻……仅有名称的发式记载就有30余种。
9.妇人假髻并宜禁断,仍不得作高髻及高冠。
10.唐朝可谓是汉式盘发发展的顶峰期,高髻、低髻、小髻、反绾髻、乌蛮髻、回鹘髻……仅有名称的发式记载就有30余种。(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读音:gāo
[gāo]
(1)(形)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
(2)(形)高度:那棵树有两丈~|书桌长四尺;宽三尺;~二尺五。
(3)(形)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速度|体温~|见解比别人~。
(4)(形)等级在上的:~等|~级。
(5)(形)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
(6)(形)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KMnO4)。
(7)(形)(Gāo)姓。
读音:jì
[jì]
(名)梳在头顶上的发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