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言象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言象

言象

【拼音】:yán xiàng

【注音】:一ㄢˊㄒ一ㄤˋ

【结构】:言(独体结构)象(独体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1.指在言词上留下的迹象。言象[yánxiàng]⒈指在言词上留下的迹象。

引证解释⒈指在言词上留下的迹象。参见“言筌”。引南朝梁沉约《均圣论》:“岂唯言象莫窥,良以心虑事絶。”《宣和画谱·陆探微》:“人谓画有六法,自古罕能足之,探微得法为备,穷理尽性,事絶言象。”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不立佛殿,只立法堂,表示法超言象。”

网络解释言象言象,汉语词汇。

释义指在言词上留下的迹象。

综合释义指在言词上留下的迹象。南朝梁沉约《均圣论》:“岂唯言象莫窥,良以心虑事絶。”《宣和画谱·陆探微》:“人谓画有六法,自古罕能足之,探微得法为备,穷理尽性,事絶言象。”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不立佛殿,只立法堂,表示法超言象。”参见“言筌”。

网友释义yánxiàngㄧㄢˊㄒㄧㄤˋ言象指在言词上留下的迹象。南朝梁沉约《均圣论》:“岂唯言象莫窥,良以心虑事绝。”《宣和画谱·陆探微》:“人谓画有六法,自古罕能足之,探微得法为备,穷理尽性,事绝言象。”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不立佛殿,只立法堂,表示法超言象。”参见“言筌”。

汉语大词典指在言词上留下的迹象。南朝梁沈约《均圣论》:“岂唯言象莫窥,良以心虑事绝。”《宣和画谱·陆探微》:“人谓画有六法,自古罕能足之,探微得法为备,穷理尽性,事绝言象。”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不立佛殿,只立法堂,表示法超言象。”参见“言筌”。

其他释义1.指在言词上留下的迹象。

言象造句更多 >>

1.埃伽拉巴卢斯的支持者散播的谣言,说埃伽拉巴卢斯实际上是卡拉卡拉的儿子的谣言象野火般迅速地传播开了,军队大规模地叛逃使得叛乱者的军队日渐壮大。

2.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王弼

3.周秦画言象形,唐以前重采色,北宋重法,元人写意,明人墨戏,至清道咸画学复兴。【www。chazidian。com查字典言象造句】

4.周秦画言象形,唐以前重采色,北宋重法,元人写意,明人墨戏,至清道咸画学复兴。(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字义分解

读音:yán

[yán]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读音:xiàng

[xiàng]

(1)(名)哺乳动物;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2)(名)形状;样子:万~更新。

(3)(动)仿效;摹拟:~形|~声。

(4)(名)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他的面貌~他哥哥。

(5)(副)好象:~要下雨了。

(6)(连)比如:~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言象相关成语

言象相关词语

关于言象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悬象

下一个:艳象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