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之业
【拼音】:wàn shì zhī yè
词语解释指传之万世不朽的大业。
综合释义指传之万世不朽的大业。汉·贾谊《过秦论》:“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以善德意志国一国,即效周公吐哺之念,必得四夷归心,得我天朝德沛万邦,千秋万世之业也!
2.机缘巧合,惊险无边,疯狂之年,却是赢得千秋万世之业。
3.汉人极众,才学高者非满洲堪比,大清要成万世之业,决不能弃而不用。
4.但得大王成就不世之功,传万世之业,也就是微臣最大的心愿了!其余一切,当如浮云!
5.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6.权拆视之,书中劝孙权迁居秣陵,言秣陵山川有帝王之气,可速迁于此,以为万世之业。
7.事功者一时之荣,志节者万世之业。
8.今皇太子为汉嫡嗣,承万世之业,体祖宗之重,亲则皇帝之宗子也。
9.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0.天下已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读音:wàn,mò
[wàn]
[ wàn ]1. 数目,十个一千:万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
2. 喻极多:万物。万方(a.指全国和世界各地;b.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万机。气象万千。
3. 极,很,绝对:万万。万幸。
4. 姓。
[ mò ]1. 〔万俟(qí)〕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读音:shì
[shì]
(1)(名)人的一辈子:一生一~.
(2)(名)有血统关系的人相传而成的辈分:第十~孙。
(3)(名)一代又一代:三代祖传~医。
(4)(名)指有世交关系:~兄。
(5)(名)时代:近~|当~。
(6)(名)社会;人间:问~|~道。
(7)(名)姓。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yè
[yè]
(1)(名)行业:工~|农~。
(2)(名)职业:就~|转~|~余。
(3)(名)学业:肄~|修~|毕~|结~。
(4)(名)事业:功~|创~|~绩。
(5)(名)产业;财产:家~|~主。
(6)(名)佛教徒称一切行为、言语、思想为业;分别叫做身业、口业、意业;合称三业;包括善恶两面;一般专指恶业。
(7)(动)从事(某种行业):~农|~商。
(8)(Yè)姓。
(9)(副)已经:~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