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事
【拼音】:xiāng shì
【注音】:ㄒ一ㄤㄕˋ
【结构】:相(左右结构)事(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两国间互相聘问。互相侍奉。相与从事战争。共同办事。相事[xiāngshì]⒈两国间互相聘问。⒉互相侍奉。⒊相与从事战争。⒋共同办事。
引证解释⒈两国间互相聘问。引《国语·楚语上》:“春秋相事,以还軫於诸侯。”韦昭注:“言四时相聘问之事。”⒉互相侍奉。引《荀子·王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⒊相与从事战争。⒋共同办事。引明刘基《绍兴崇福寺记》:“其徒善祚、仁伟、悦儔,皆併力相事。”⒌宰相的职务。引《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摄相事。”
网络解释相事相事是汉语词汇,拼音是xiāngshì,指共同办事。
综合释义两国间互相聘问。《国语·楚语上》:“春秋相事,以还軫於诸侯。”韦昭注:“言四时相聘问之事。”互相侍奉。《荀子·王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相与从事战争。共同办事。明刘基《绍兴崇福寺记》:“其徒善祚、仁伟、悦儔,皆併力相事。”宰相的职务。《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摄相事。”
网友释义相事,拼音xiāngshì,指共同办事。
汉语大词典(1).两国间互相聘问。《国语·楚语上》:“春秋相事,以还轸于诸侯。”韦昭注:“言四时相聘问之事。”(2).互相侍奉。《荀子·王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3).相与从事战争。(4).共同办事。明刘基《绍兴崇福寺记》:“其徒善祚、仁伟、悦俦,皆并力相事。”宰相的职务。《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摄相事。”
其他释义1.两国间互相聘问。2.互相侍奉。3.相与从事战争。4.共同办事。
1.,相信公平、正义、真相、事实的力量,相信社会总是要进步的,而社会进步是离不开包括新闻从业者在内的社会公众的协力推动,所谓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2.记者工作很辛苦,不论新闻大是小,呕心沥血来报道。撰稿拍照不怕苦,为将真相事实报。记者节里请休息,愉快度假无忧愁。
3.记者工作很辛苦,哪里新闻都要报。不论新闻大是小,呕心沥血来报道。撰稿拍照不怕苦,为将真相事实报。记者节里请休息,愉快度假无忧愁。节日快乐!
4.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
5.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6.对妻子、看重品德,轻视色相;事奉父母,能竭尽自己的力量;事奉君主,能献出自己的生命;和朋友交往,说话讲诚信。
7.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曾国藩
8.但是,这种说法只是用来掩盖真相。事实是他被他的公司解雇了,又找不到其他的工作。
9.脱囚拜相事真奇,仲后重闻百里奚。从此西秦名显赫,不亏身价五羊皮。冯梦龙
10.无风而林壑肃穆,不月而相事澄明。
读音:xiāng,xiàng
[xiāng]
[ xiā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相信。相烦。相问。
3. 亲自看(是否中意):相亲。相中(zhòng)。
4. 姓。
[ xiàng ]1. 容貌,样子: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
2. 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
3. 察看,判断: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4.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辅相。宰相。首相。
5.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6.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7.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
8.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
9. 姓。
读音:shì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