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证券
【拼音】:jiǎ zhèng quàn
【繁体】:假證券
【拼音】:jiǎ zhèng quàn
词语解释政府或公司募集公债或公司债或股份时,于正式证券未发行前,给与应募人之临时收据曰假证券,日后凭此收据交换正式证券。?
网友释义假证券并非指假冒证券,而是指兑换证券的收据。
读音:jiǎ,jià
[jiǎ]
[ jiǎ ]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
2. 借用,利用: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3.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
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 jià ]1.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日。假条。病假。
读音:zhèng
[zhèng]
(1)(名)证明:~人|~词|~婚|~券|~书。
(2)(名)证据;证件
读音:quàn,xuàn
[quàn]
[ quàn ]1. 古代的契据,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现代指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债券。国库券。入场券。证券。稳操胜券。
[ xuàn ]1. 〔拱券〕门窗、桥梁等建筑成弧形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