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柞
【拼音】:wǔ zhà
【注音】:ㄨˇㄓㄚˋ
【结构】:五(独体结构)柞(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五柞宫的省称。五柞[wǔzhà]⒈五柞宫的省称。
基础解释五柞宫的省称。
引证解释⒈五柞宫的省称。参见“五柞宫”。引汉张衡《西京赋》:“掩长杨而联五柞,绕黄山而款牛首。”唐李白《大猎赋》:“游五柞兮瞰三危,挟细柳兮过上林。”清吴伟业《哭志衍》诗:“反《骚》拟三湘,作赋夸五柞。”
网络解释五柞五柞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wǔzhà,意思是五柞宫的省称。
综合释义五柞宫的省称。汉张衡《西京赋》:“掩长杨而联五柞,绕黄山而款牛首。”唐李白《大猎赋》:“游五柞兮瞰三危,挟细柳兮过上林。”清吴伟业《哭志衍》诗:“反《骚》拟三湘,作赋夸五柞。”参见“五柞宫”。五柞[wǔzhà]
汉语大词典五柞宫的省称。汉张衡《西京赋》:“掩长杨而联五柞,绕黄山而款牛首。”唐李白《大猎赋》:“游五柞兮瞰三危,挟细柳兮过上林。”清吴伟业《哭志衍》诗:“反《骚》拟三湘,作赋夸五柞。”参见“五柞宫”。《汉语大词典》:五柞宫 拼音:wǔzhàgōng汉离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周至县东南。《汉书·武帝纪》:“二月,行幸盩厔五柞宫。”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有五柞树,因以名宫也。”《三辅黄图·甘泉宫》:“五柞宫,汉之离宫也。”
其他释义1.五柞宫的省称。
读音:wǔ
[wǔ]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读音:zuò,zhà
[zhà]
[ zuò ]1. “栎”的通称:柞蚕。柞丝。柞栎。
[ zhà ]1. 〔柞水〕地名,在中国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