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旗
【拼音】:xióng qí
【注音】:ㄒㄩㄥˊㄑ一ˊ
【结构】:熊(上下结构)旗(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即熊旗。熊旗[xióngqí]⒈即熊旗。
引证解释⒈以熊虎为徽识的旗。参见“熊旗”。引《周礼·考工记·輈人》:“熊旗六斿,以象伐也。”郑玄注:“熊虎为旗,师都之所建。伐属白虎宿,与参连体而六星。”孙诒让正义:“《司常》云:‘熊虎为旗。’此云熊旗者,举熊以晐虎。”《后汉书·舆服志上》:“熊旗六斿,五仞齐肩,以象参伐。”熊旂:即熊旗。唐柳宗元《平淮夷雅·皇武》:“犀甲熊旂,威命是荷。”
综合释义以熊虎为徽识的旗。《周礼·考工记·輈人》:“熊旗六斿,以象伐也。”郑玄注:“熊虎为旗,师都之所建。伐属白虎宿,与参连体而六星。”孙诒让正义:“《司常》云:‘熊虎为旗。’此云熊旗者,举熊以晐虎。”《后汉书·舆服志上》:“熊旗六斿,五仞齐肩,以象参伐。”熊旂:即熊旗。唐柳宗元《平淮夷雅·皇武》:“犀甲熊旂,威命是荷。”参见“熊旗”。
汉语大词典以熊虎为徽识的旗。《周礼·考工记·辀人》:“熊旗六斿,以象伐也。”郑玄注:“熊虎为旗,师都之所建。伐属白虎宿,与参连体而六星。”孙诒让正义:“《司常》云:‘熊虎为旗。’此云熊旗者,举熊以赅虎。”《后汉书·舆服志上》:“熊旗六斿,五仞齐肩,以象参伐。”熊旂:即熊旗。唐柳宗元《平淮夷雅·皇武》:“犀甲熊旂,威命是荷。”参见“熊旗”。
其他释义1.即熊旗。
读音:xióng
[xióng]
(1)(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
(2)(名)姓。
(3)(动)〈方〉斥责:~人。
读音:qí
[qí]
(1)(名)旗子:国~|红~|挂~。
(2)(名)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后泛指属于满族的:~人|~袍。
(3)(名)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