摽蕝
【拼音】:biāo jué
【注音】:ㄅ一ㄠㄐㄩㄝˊ
【结构】:摽(左右结构)蕝(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1.植标以示其事。摽﹐通'标'。
基础解释植标以示其事。摽﹐通/'标/'。
引证解释⒈植标以示其事。摽,通“标”。唐薛用弱《集异记·殭僧》:“义下塔不三四步,捧心大叫一声而絶。引李公遂令摽蕝其事,瘞於其下。”
网络解释摽蕝摽蕝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iāojué,是指植标以示其事。
综合释义植标以示其事。摽,通“标”。唐薛用弱《集异记·殭僧》:“义下塔不三四步,捧心大叫一声而絶。李公遂令摽蕝其事,瘞於其下。”
汉语大词典植标以示其事。摽,通“标”。唐薛用弱《集异记·僵僧》:“义下塔不三四步,捧心大叫一声而绝。李公遂令摽蕝其事,瘗于其下。”
读音:biào,biāo
[biāo]
[ biào ]1. 紧紧地捆绑物体使其相连:椅子腿活动了,用铁丝摽住。
2. 比着:摽着劲干。
3. 用胳膊紧紧地钩住:他俩摽着胳膊走。
4. 亲近,依附(多含贬义):他们摽在一块儿。
5. 落:摽梅。
6. 打,击:“长木之毙,无不摽也”。
7. 捶胸的样子:“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 biāo ]1. 挥之使动:“曹子摽剑而去之”。
2. 高扬:“摽然若秋云之远”。
3. 古同“标”,标榜。
读音:jué
[jué]
1.古代朝会时表示位次的茅束:“置茅~,设望表。”
2.标志。
3.古书上说的一种水草。
4.古代行泥路的用具。
5.一种拦水捕鱼的器具:“帆边渔~浪,木末酒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