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拼音】:nìng wéi yù suì,bù wéi wǎ quán
【简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繁体】: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词语解释⒈ 见“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nìngwéiyùsuì,bùwéiwǎquán]⒈见“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基础解释比喻宁愿牺牲生命,也不苟且偷生。
引证解释⒈ 见“寧可玉碎,不能瓦全”。⒈见“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汉语大词典见“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国语辞典⒈ (谚语)宁愿做珍贵的玉器而被打碎,也不愿当低贱的瓦片而得以保全。比喻人宁愿保全节操而死,也不苟且求活。亦可比喻人为了坚持某种信念而不计牺牲,奋斗到底。也作「宁可玉碎,不能瓦全」。例:如:「抱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他冲出藏身的土坑,向敌人一阵扫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níngwéiyùsuìbùwéiwǎquán]⒈(谚语)宁愿做珍贵的玉器而被打碎,也不愿当低贱的瓦片而得以保全。比喻人宁愿保全节操而死,也不苟且求活。亦可比喻人为了坚持某种信念而不计牺牲,奋斗到底。也作「宁可玉碎,不能瓦全」。例如:「抱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他冲出藏身的土坑,向敌人一阵扫射。」成语解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辞典修订版(谚语)宁愿做珍贵的玉器而被打碎,也不愿当低贱的瓦片而得以保全。比喻人宁愿保全节操而死,也不苟且求活。也可比喻人为了坚持某种信念而不计牺牲,奋斗到底,如:「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他冲出藏身的土坑,向敌人一阵扫射。」也作「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辞典简编版(谚语)宁愿做珍贵的玉器而被打碎,也不愿当低贱的瓦片而得以保全。比喻人宁愿保全节操而死,也不苟且求活。也可比喻人为了坚强某种信念而不计牺牲,奋斗到底。 【造句】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他冲出藏身的土坑,向敌人一阵扫射。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谚语)宁愿做珍贵的玉器而被打碎,也不愿当低贱的瓦片而得以保全。比喻人宁愿保全节操而死,也不苟且求活。也可比喻人为了坚持某种信念而不计牺牲,奋斗到底,如: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他冲出藏身的土坑,向敌人一阵扫射。亦作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典故公元550年,北朝东魏的孝静帝被迫将帝位让给专横不可一世的丞相高洋。从此,北齐代替了东魏。高洋心狠手辣,次年又毒死了孝静帝及其三个儿子,来个斩草除根。高洋当皇帝第10年6月的一天,出现了日食。他担心这是一个不祥之兆:自己篡夺的皇位快保不住了。于是,把一个亲信召来问道:“西汉末年王莽夺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光武帝刘秀又能把天下夺回来?”那亲信说不清这是什么道理,随便回答说:“陛下,这要怪王莽自己了。因为他没有把刘氏宗室人员斩尽杀绝。”,残忍的高洋竟相信了那亲信的话,马上又开了杀戒:把东魏宗室近亲44家共700多人全部处死,连婴儿也无一幸免。消息传开后,东魏宗室的远房宗族也非常恐慌,生怕什么时候高洋的屠刀会砍到他们头上。他们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有个名叫元景安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兄景皓,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气愤地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改为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愿死而保持气节,不愿为了活命而忍受屈辱!”,元景安为了保全自已的性命,卑鄙地把景皓的话报告了高洋。高洋立即逮捕了景皓,并将他处死。元景安因告密有功,高洋赐他姓高,并且升了官。但是,残酷的屠杀不能挽救北齐摇摇欲坠的政权。三个月后,高洋因病死去。再过18年,北齐王朝也寿终正寝了。
出处《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其他释义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了保卫这座城市,我们决心与敌人周旋到底。
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当生活成为一种耻辱,不如一死。
3.感情之路没有前车之鉴,在我的世界里感情是一件很纯粹的事,纯粹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以我有可能在很多事情上妥协,唯独在感情上我是一个没办法妥协的人,一旦投入就很难抽身,不能非常理智地操控自己的感情,这确实是我的弱项。
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如果这次突围不出去,咱们就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5.内里其实是像三闾大夫那种,豪放不羁,潇洒浪漫,如果爱了就轰轰烈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6.我只需要你看懂中国故老相传的一句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7.俗话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俗话又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未来的道路长又宽,何必总钻牛角尖,大家一起渡难关,幸福人生等在前。
8.俗话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俗话又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人生在世就要,骄傲的走一遭,愿你在今后的道路上,迈向人间正道,谱写一世沧桑!
9.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读音:níng,nìng
[nìng]
[ níng ]1. 平安,安定:宁静。宁谧。息事宁人。
2. 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宁亲。归宁。
3. 守父母之丧,丧假:“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
4.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
5.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
[ nìng ]1. 情愿:宁肯。宁死不屈。宁缺毋滥。
2. 岂,难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 语助,无实际意义:不宁唯是。
4. 姓。
读音:wéi,wèi
[wéi]
[ wéi ]1. 做,行,做事:为人。为时。为难。不为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为。认为。习以为常。
3. 变成:成为。
4. 是:十两为一斤。
5. 治理,处理:为政。
6. 被:为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为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为?
9. 姓。
[ wèi ]1. 替,给: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
2. 表目的:为了。为何。
3. 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读音:yù
[yù]
(1)(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形)比喻洁白或美丽:~颜|亭亭~立。
(3)敬辞;指对方身体或行动:~音|~照。
(4)(Yù)姓。
读音:suì
[suì,bù]
(1)(名)完整的东西破成零片零块
(2)(动)使碎:心~|玉~。
(3)(形)零星;不完整:七零八~|支离破~。
(4)(动)说话唠叨:闲言~语|~嘴子。
读音:bù
[wǎ]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wéi,wèi
[quán]
[ wéi ]1. 做,行,做事:为人。为时。为难。不为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为。认为。习以为常。
3. 变成:成为。
4. 是:十两为一斤。
5. 治理,处理:为政。
6. 被:为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为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为?
9. 姓。
[ wèi ]1. 替,给: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
2. 表目的:为了。为何。
3. 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读音:wǎ,wà
[]
[ wǎ ]1. 用陶土烧成的:瓦罐。瓦器。瓦釜雷鸣(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
2. 〔瓦特〕电的功率单位。简称“瓦”。
3. 用陶土烧成的覆盖房顶的东西:瓦当(dāng )(即瓦筒之头)。瓦匠。
[ wà ]1. 盖瓦:这间房就等瓦瓦(wǎ)了。
读音:quán
[]
(1)(形)完备;齐全:这部书不~|苗已出~。
(2)(动)保全;使完整不缺:两~其美。
(3)(副)整个:~校。
(4)(形)完全;都:老师~来了。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