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带
【拼音】:bīn shuǐ dài
【结构】:滨(左右结构)水(独体结构)带(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介于陆地以及水体的中间地带。
基础解释是介于陆地以及水体的中间地带。
综合释义滨水带是介于陆地以及水体的中间地带。在此区域生长之植物便称作滨水带植物。由于滨水带对于土壤保育、生物多样性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在生态学、环境保育以及都市计划上也都被高度重视。滨水带有许多形式,像是草地、林地、湿地,甚至可以是无植物地带。
读音:bīn
[bīn]
(1)(名)水边;近水的地方:海~|湖~|湘水之~。
(2)(动)靠近(水边):~海|~江。
读音:shuǐ
[shuǐ]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
读音:dài
[dài]
(1)(名)带子:皮~。
(2)(名)地域:江浙一~。
(3)(名)轮胎:自行车~子。
(4)(名)白带;妇女生殖器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黄色黏液。
(5)(动)随身拿着
(6)(动)捎带做某事
(7)(动)连着;附带
(8)(动)引导
(9)(动)带动
(10)(动)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