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
【拼音】:dòng mài zhōu yàng yìng huà
词语解释动脉硬化的一种,大、中动脉内膜出现含胆固醇、类脂肪等的黄色物质,多由脂肪代谢紊乱、神经血管功能失调引起。常导致血栓形成、供血障碍等。也叫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動脈粥樣硬化)[dòngmàizhōuyàngyìnghuà]⒈动脉硬化的一种,大、中动脉内膜出现含胆固醇、类脂肪等的黄色物质,多由脂肪代谢紊乱、神经血管功能失调引起。常导致血栓形成、供血障碍等。也叫粥样硬化。
英语atherosclerosisAtherosclerosis ischemic diseaseatheroselerotie brain infarction
法语athérosclérose
基础解释动脉硬化的一种。
1.同时,血浆高半胱氨酸、高血糖等独立危险因子与内质网应激过程相互作用而诱导动脉粥样硬化。
2.最近发现的因素,调节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的水平,动脉炎的关键发起人,将提交。
3.结果: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患者手术疗效较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效果略差。
4.结论单核细胞比例及血沉可独立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5.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洪昭光说,猝死虽是在顷刻间发生,然而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等却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的“瓜熟蒂落”,而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第一项危险因素。
6.迟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钙拮抗剂的一个新的指征?
7.德国汉堡强力血永通丸是一种调整脂质代谢繁乱,降低血胆固醇治疗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良好药物。
8.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的作用仍值得商榷。
9.虽然采用富含蔬菜饮食的老鼠,在总胆固醇和身体重量上都有减少。不过分析报告显示,体重减少不能解释为动脉粥样硬化减少的原因。
10.目前,已发现多种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读音:dòng
[dòng]
(1)(动)改变原来位置或状态:搬~。
(2)(名)动作:一举一~。
(3)(动)使用:~脑筋。
(4)(动)感情起反应:~人。
(5)(动)开始做:~工。
(6)(副)动不动;常常:观众~以万计。
读音:mài,mò
[mài]
[ mài ]1. 分布在人和动物周身内的血管:脉络。脉理。
2. 动脉的跳动:脉搏。切脉(中医指诊脉)。脉口(中医切脉的部位)。脉息。脉象(指脉搏的形象与动态)。脉门(手腕部可以看到的桡动脉跳动的部分)。诊脉。
3. 像血管那样连贯而自成系统的东西:山脉。叶脉。矿脉。脉脉相承。
[ mò ]1. [脉脉]形容用眼神表达爱慕的情意:脉脉含情。
读音:zhōu,yù
[zhōu]
[ zhōu ]1. 用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质食品:小米粥。
2. 像粥的东西:泥粥。乱成一锅粥。
[ yù ]1. 古同“育”,生养。
2. 古同“鬻”,卖。
读音:yàng
[yàng]
(1)(名)形状;模样;样子:~式|模~|图~。
(2)(名)样子:两年未见;他还是老~子。
(3)(名)样子:~品|~本|货~。
(4)(量)表示事物的种类:四~儿点心。
读音:yìng
[yìng]
(1)(形)坚、刚
(2)(形)物体内部的组织紧密;受外力作用后不容易改变形状(跟‘软’相对):坚~|~木|~煤。
(3)(形)(性格)刚强;(意志)坚定:强~|~汉|~话|~要去。
(4)(形)勉强:~撑|~挣|~挺|生搬~套|生拉~拽。
(5)(形)能力好;技术好:~手|~货。
读音:huà,huā
[huà]
[ huà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
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化缘。化斋。
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化。绿化。
4. 习俗,风气:有伤风化。
5. 特指“化学”:化工。化纤。化肥。
[ huā ]1. 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