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改良
【拼音】:pǐn zhǒng gǎi liáng
【简体】:品种改良
【繁体】:品種改良
词语解释责任者唐志才著。
辞典修订版以人工方式利用交配、突变等方法,来改变生物体遗传因子,藉以创造出比原来更优良的品种。
1.品种改良纵深推进中国加入,袁州油茶何去何从?
2.然而国内良种奶牛存栏量低,品种改良是奶品发展的必由之路。
3.已有多种方法被用于提高地方良种的性能,包括杂交育种,以及通过与良种的回交和品系内选育进行的品种改良。
4.继续扩大套复种面积,扩大畜牧养殖业,进一步抓好牲畜品种改良和草场建设,提高出栏率。
5.试验结果证明,舍饲山羊的经济效益大大超过放牧山羊,品种改良可以大大提高饲料利用率。
6.异附加系是利用外源基因进行品种改良和基因组研究的重要材料。
读音:pǐn
[pǐn]
(1)(名)物品:商~|产~|战利~。
(2)(量)等级;品级:上~|下~。
(3)(量)种类:~种。
(4)(名)品质:人~|~德。
(5)(动)辨别好坏;品评:~茶。
(6)(动)吹(管乐器;多指箫):~箫|~竹弹丝。
(7)(Pǐn)姓。
读音:zhǒng,zhòng,chóng
[zhǒng]
[ zhǒng ]1. 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分类的基本单位:物种。种差(chā)。
2. 植物果实中能长成新植物的部分,又泛指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种子。种禽。种畜。撒种。配种。
3. 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人种。种族。
4. 量词,表示类别、式样:种种。两种人。
5. 指胆量或骨气:有种。没种。
[ zhòng ]1. 把种子或幼苗等埋在泥土里使生长:种地。栽种。
[ chóng ]1. 姓。如宋代有种师道。
读音:gǎi
[gǎi]
1. 变更,更换:改变。更(
)改。改革。改造。改善。改弦更张。朝令夕改。改编。改写。纂改。2. 姓。
读音:liáng
[liáng]
(1)(形)好:优~|~好|善~|~药苦口|~策|~辰。
(2)(名)善良的人:除暴安~。
(3)(副)很:~久|获益~多|用心~苦。
(4)(Liá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