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台
【拼音】:lián huā tái
【注音】:ㄌ一ㄢˊㄏㄨㄚㄊㄞˊ
【结构】:莲(上下结构)花(上下结构)台(上下结构)
【繁体】:蓮花臺
词语解释见“莲台”。莲花台[liánhuātái]⒈见“莲台”。
基础解释见“[[莲台]]”。佛教用语。诸佛的莲花座位。如:「端坐于莲台上的佛陀,神情肃穆,令人俗虑净尽,法喜充满。」
引证解释⒈见“莲臺”。
网络解释莲花台莲花台在甘肃省华亭市马峡乡境内,距县城西40公里,景区范围118.8平方公里。这里群山巍峨,森林茂密,物种繁多,文化遗迹丰富,山既有北方雄,又有南方之秀;水既有江南之柔,又有北方之美,山与水构成了奇、险、峻、秀、妙等独特的自然景观。莲花台1995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
综合释义莲花台在华亭县马峡乡境内,距县城西@@@@@公里,景区范围@@@@@平方公里。这里群山巍峨,森林茂密,物种繁多,文化遗迹丰富,山既有北方雄,又有南方之秀;水既有江南之柔,又有北方之美,山与水构成了奇、险、峻、秀、妙等独特的自然景观。莲花台@@@@@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
汉语大词典见“莲台”。《汉语大词典》:莲台(莲台) 拼音:liántái亦作“莲花台”。亦作“莲华台”。佛座。《法苑珠林》卷二十:“故十方诸佛,同出于淤泥之浊;三坐正觉,俱坐于莲台之上。”唐杜甫《山寺》:“吾知多罗树,却倚莲华台。”明高明《琵琶记·寺中遗像》:“但见兰若庄严,莲台整肃。”《红楼梦》第二二回:“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其他释义1.见'莲台'。
1.本来不说是高居莲花台的观音菩萨,也算维持形象多年的冰冷孤傲一朵莲花,一写到男欢女爱,血肉模糊的堕胎,徒让人看热闹。
2.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高门里端坐,不辨清浊,但将明月痛饮,相忘诸般因果,莲花台上,宝相佛陀,我有明珠一颗,照破山河万朵,世间应少有,闲暇如我,觅得川流万籁,如共知交蹉跎,抱琴就坐,拨弦酬酢。乘物游心
3.观音端坐于莲花台上,盘腿跏趺坐。
4.黄泉路,望乡台,恶狗岭,金鸡山,野鬼村,迷魂殿,十八层地狱,供养阁,鬼界堡,莲花台,还魂崖阴司各个重要的地域。
5.绿叶当中,镶嵌着一个黄中带白的花蕊,像一位婷婷玉立的公主坐在莲花台上,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似乎会吸引着很多人来观赏它,好展示自己优美的身姿。这就是美丽的兰花。
6.就这一世了,无论前方是黄尘飞扬,或是静水无波,就这么走下去。来生,莲花台上重会。你溢彩鎏金,慈悲祥和;我洁白一身,端静安素。
7.来生,莲花台上重会。你溢彩鎏金,慈悲祥和;我洁白一身,端静安素。
8.就这一世了,无论前方是黄尘飞扬,或是静水无波,就这么走下去。来生,莲花台上重会。你溢彩鎏金,慈悲祥和;我洁白一身,端静安素。白落梅
9.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高门里端坐,不辨清浊,但将明月痛饮,相忘诸般因果,莲花台上,宝相佛陀,我有明珠一颗,照破山河万朵,世间应少有,闲暇如我,觅得川流万籁,如共知交蹉跎,抱琴就坐,拨弦酬酢。乘物游心。
10.上一个中邪的人,被烧死了,他的亲人也被逼离开了莲花台村流落他乡。
读音:lián
[lián]
(名)草木植物;坐在浅水中;花淡红或白色。地下茎叫藕;种子叫莲子;都可以吃。也叫荷、芙蓉、芙蕖(qú)。
读音:huā
[huā]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
读音:tái,tāi
[tái]
[ tá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 量词:一台戏。
5.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 姓。
7. 桌子、案子:写字台。
8.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 tāi ]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