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
【拼音】:zhōu lǐ
【注音】:ㄓㄡㄌ一ˇ
【结构】:周(半包围结构)礼(左右结构)
【简体】:周礼
【繁体】:周禮
词语解释周礼Zhōulǐ。(1)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儒家经典之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周礼[zhōulǐ]⒈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儒家经典之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例《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引语见《周礼·秋官·小官寇》,原文是“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清·刘开《问说》英ZhouLi——aclassicalbookinancientChina;
基础解释称《周官》或《周官经》,儒家经典之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
引证解释⒈周代的礼制。引《左传·闵公元年》:“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汉书·文帝纪》“以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唐颜师古注:“此丧制者,文帝自率己意创而为之,非有取於周礼也。”⒉礼数周全。引傅朝阳《方言词释例》“周礼”:“过午再到人家那里,还象个周礼的样吗?”
网络解释周礼(儒家经典)《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综合释义周代的礼制。《左传·闵公元年》:“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汉书·文帝纪》“以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唐颜师古注:“此丧制者,文帝自率己意创而为之,非有取於周礼也。”礼数周全。傅朝阳《方言词释例》“周礼”:“过午再到人家那里,还象个周礼的样吗?”
汉语大词典(1).周代的礼制。《左传·闵公元年》:“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汉书·文帝纪》“以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唐颜师古注:“此丧制者,文帝自率己意创而为之,非有取于周礼也。”(2).礼数周全。傅朝阳《方言词释例》“周礼”:“过午再到人家那里,还象个周礼的样吗?”
国语辞典书名。相传为周公摄政后所撰,汉武帝时河间献王从山崖、墙壁中搜得,其后刘歆献给王莽,流传至今。《十三经注疏本》为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清孙诒让有《周礼正义》。此书拟周室的官制,本名《周官》,自刘歆始名《周礼》,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冬官司空早佚,汉时补入考工记一篇。周礼[zhōulǐ]⒈书名。相传为周公摄政后所撰,汉武帝时河间献王从山崖、墙壁中搜得,其后刘歆献给王莽,流传至今。《十三经注疏本》为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清孙诒让有《周礼正义》。此书拟周室的官制,本名《周官》,自刘歆始名《周礼》,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冬官司空早佚,汉时补入考工记一篇。
其他释义1.周代的礼制。2.礼数周全。
1.其代表作《周礼正义》博通宏富,《墨子间诂》世称绝学,另有《名原》、《古籀拾遗》、《古籀余论》等巨著。
2.唐律有‘八议’之条,是依据《周礼》制定的,主要是矜恤其不同于一般臣子,所以特别制定‘议’法。
3.著名建筑规划专家郑孝燮认为,《周礼》是“体国经野,都鄙有章”的“红线”。
4.东汉初,刘歆的门人杜子春传授《周礼》之学,郑众、贾逵、马融等鸿儒皆仰承其说,一时注家蜂起,歆学大盛。
5.忠于周礼,维护正被严重破坏的国家根本的嗣承制度,不愿对“礼坏乐崩”的局面推波助澜。
6.仲雍生性怯懦,国势渐弱,吴则挟持其废弃周礼,效法吴俗——剪断长发,裸露上身,刻上花纹作为装饰。
7.孔子推崇周礼,而丧祭之礼侍奉的对象即鬼神,所以孔子不能明言否定鬼神,其无神论观念在礼学中处于两难境遇。
8.起初他还不可能学习贵族礼制,《论语·八佾》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被时人讥笑为“邹人之子”不“知礼”,说明他那时对“周礼”还知之不多。
9.周礼国学文明载,先祖懿德泽后脉;孔融让梨仁义怀,丹心效国忠长在;为人师表臻至善,桃李芬芳处处开;正气修身扬四海,文明短信报春来!
10.孔灵之后,以经术起家者十有九人。
读音:zhōu
[zhōu]
(1)(名)圈子:绕场一~。
(2)(名)周围:四~|圆~。
(3)(动)绕一圈:~而复始。
(4)(形)普遍;全:~身|~知。
(5)(形)完备;周到:~密|~详。
(6)(名)星期:~报|~刊|~末。
(7)(名)即周波;交流电的变化或电磁波的振荡从一点开始完成一个过程再到这一点;叫一个周波。
(8)(动)接济:~济。
(9)(名)朝代;约公元前11世纪起到公元前256;姬发所建。参见“西周”;“东周”。
(10)(名)北周。
(11)(名)后周。
(12)(名)姓。
读音:lǐ
[lǐ]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