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厉以须
【拼音】:mó lì yǐ xū
【注音】:ㄇㄛˊㄌ一ˋ一ˇㄒㄨ
【词性】:成语。
【简体】:磨厉以须
【繁体】:磨厲以須
词语解释须:等待。把刀磨快等待着。比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也作“摩厉以须”。磨厉以须[mólìyǐxū]⒈亦作“磨砺以须”。⒉谓磨刀以待。比喻作好准备,等待时机。
引证解释⒈亦作“磨礪以须”。谓磨刀以待。比喻作好准备,等待时机。引唐白居易《<因继集>重序》:“更拣好者寄来,盖示餘勇,磨礪以须我耳。”宋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今者忽蒙圣恩召还擢用,又除臣弟辙为执政,此二事皆非大臣本意。窃计党人必大猜忌,磨厉以须,势必如此。”宋岳珂《桯史·乾道受书礼》:“若其不许,犬羊岂可责以礼度,则臣愿陛下深谋远虑,磨厉以须,忍其小而图其大。”清李渔《玉搔头·逆气》:“孤家久怀大志,欲建雄图,向来磨礪以须,今始相机而动。”
汉语大词典亦作“磨砺以须”。谓磨刀以待。比喻作好准备,等待时机。唐白居易《〈因继集〉重序》:“更拣好者寄来,盖示馀勇,磨砺以须我耳。”宋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今者忽蒙圣恩召还擢用,又除臣弟辙为执政,此二事皆非大臣本意。窃计党人必大猜忌,磨厉以须,势必如此。”宋岳珂《桯史·乾道受书礼》:“若其不许,犬羊岂可责以礼度,则臣愿陛下深谋远虑,磨厉以须,忍其小而图其大。”清李渔《玉搔头·逆气》:“孤家久怀大志,欲建雄图,向来磨砺以须,今始相机而动。”
国语辞典比喻事先做好准备,等待行动。参见「摩厉以须」条。磨厉以须[mólìyǐxū]⒈比喻事先做好准备,等待行动。参见「摩厉以须」条。成语解释磨厉以须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事先做好准备,等待行动。见摩厉以须条。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3回:“檄文到日,磨厉以须,车马临时,市肆勿变。”
其他释义指磨刀以待。比喻作好准备,等待时机。亦作“磨砺以须”。
读音:mó,mò
[mó]
[ mó ]1. 摩擦:磨刀。磨墨。磨练。磨砺(摩擦使锐利,喻经受磨练)。磨合。研磨。磨漆画。
2. 阻碍,困难:磨难(nàn)。好事多磨。
3. 消耗,消灭:磨损。磨耗。磨灭。
4. 拖延,耗时间:磨缠。磨功夫。
[ mò ]1. 粉碎粮食的工具:石磨。电磨。磨盘。磨坊(亦作“磨房”)。推磨。
2. 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磨面。磨米。磨豆腐。
3. 掉转:这个胡同太窄,磨不过车来。
读音:yǐ
[yǐ]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读音:xū
[xū]
1. 必得,应当:无须。莫须有。必须。务须。须要。
2. 等待,停留:须留(迟留,留待)。
3. 男人面上生的毛,胡子:须眉(男子的代称)。须生(传统戏剧角色名,即“老生”)。
4. 〔须臾〕片刻,一会儿。
5. 像胡须的东西:须根。触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