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津
【拼音】:jí jīn
【注音】:ㄐ一ˊㄐ一ㄣ
【结构】:棘(左右结构)津(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意指古代黄河津渡名。棘津[jíjīn]⒈古代黄河津渡名。地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相传周文王师姜尚(吕尚)未遇时曾卖食于此。
引证解释⒈古代黄河津渡名。地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相传周文王师姜尚(吕尚)未遇时曾卖食于此。引《左传·昭公十七年》:“九月丁卯,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史记·游侠列传》:“昔者虞舜窘於井廩,伊尹负於鼎俎,傅説匿於傅险,吕尚困於棘津……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张守节正义:“《尉繚子》云太公望行年七十,卖食棘津云。”按,今本《尉缭子》作“盟津”。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宋秦观《司马迁论》:“傅説匿於傅巖,吕尚困於棘津。”
网络解释棘津棘津,解释古代黄河津渡,拼音jíjīn
综合释义古代黄河津渡名。地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相传周文王师姜尚(吕尚)未遇时曾卖食于此。《左传·昭公十七年》:“九月丁卯,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史记·游侠列传》:“昔者虞舜窘於井廩,伊尹负於鼎俎,傅説匿於傅险,吕尚困於棘津……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张守节正义:“《尉繚子》云太公望行年七十,卖食棘津云。”按,今本《尉缭子》作“盟津”。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宋秦观《司马迁论》:“傅説匿於傅巖,吕尚困於棘津。”棘津[jíjīn]意指古代黄河津渡名。张守节正义:“《尉缭子》云太公望行年七十,卖食棘津云。”
网友释义棘津,解释古代黄河津渡,拼音jíjīn
汉语大词典古代黄河津渡名。地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相传周文王师姜尚(吕尚)未遇时曾卖食于此。《左传·昭公十七年》:“九月丁卯,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史记·游侠列传》:“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张守节正义:“《尉缭子》云太公望行年七十,卖食棘津云。”按,今本《尉缭子》作“盟津”。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宋秦观《司马迁论》:“傅说匿于傅岩,吕尚困于棘津。”
其他释义1.古代黄河津渡名。地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相传周文王师姜尚(吕尚)未遇时曾卖食于此。
1.太公朝歌之鼓刀、棘津之卖浆,周得之於垂纶之下,杀纣而立武庚。
读音:jí
[jí]
(1)(名)酸枣树,落叶灌木。有刺,果小味酸。种子供药用,治神经衰弱等。树可作嫁接大枣树的砧木。
(2)带刺草木的通称。
(3)刺;扎读音:jīn
[jīn]
(1)(名)唾液:~液。
(2)(名)汗:遍体生~。
(3)(形)润泽。
(4)(名)渡口:~渡|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