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荒
【拼音】:xiá huāng
【注音】:ㄒ一ㄚˊㄏㄨㄤ
【结构】:遐(半包围结构)荒(上下结构)
【简体】:遐荒
【繁体】:遐荒
词语解释边远荒僻之地。遐荒[xiáhuāng]⒈边远荒僻之地。
引证解释⒈边远荒僻之地。引汉韦孟《讽谏》诗:“彤弓斯征,抚寧遐荒。”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昌龄》:“奈何晚途不矜小节,谤议腾沸,两窜遐荒,使知音者喟然长叹。”清赵翼《响水塘》诗:“不因于役走遐荒,奇景何由快目睹。”
网络解释遐荒遐荒是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边远荒僻之地。汉韦孟《讽谏》诗:“彤弓斯征,抚寧遐荒。”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昌龄》:“奈何晚途不矜小节,谤议腾沸,两窜遐荒,使知音者喟然长叹。”清赵翼《响水塘》诗:“不因于役走遐荒,奇景何由快目睹。”遐荒[xiáhuāng]偏远的地方。《文选.韦孟.讽谏序》:「彤弓斯征,抚宁遐荒。」《晋书.卷二.文帝纪》:「仁风兴于中夏,流泽布于遐荒。」
网友释义xiáhuāngㄒㄧㄚˊㄏㄨㄤ遐荒边远荒僻之地。汉韦孟《讽谏》诗:“彤弓斯征,抚宁遐荒。”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昌龄》:“奈何晚途不矜小节,谤议腾沸,两窜遐荒,使知音者喟然长叹。”清赵翼《响水塘》诗:“不因于役走遐荒,奇景何由快目睹。”
汉语大词典边远荒僻之地。汉韦孟《讽谏》诗:“彤弓斯征,抚宁遐荒。”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昌龄》:“奈何晚途不矜小节,谤议腾沸,两窜遐荒,使知音者喟然长叹。”清赵翼《响水塘》诗:“不因于役走遐荒,奇景何由快目睹。”
国语辞典偏远的地方。遐荒[xiáhuāng]⒈偏远的地方。引《文选·韦孟·讽谏序》:「彤弓斯征,抚宁遐荒。」《晋书·卷二·文帝纪》:「仁风兴于中夏,流泽布于遐荒。」英语out-of-the-wayplaces
辞典修订版偏远的地方。《文选.韦孟.讽谏序》:「彤弓斯征,抚宁遐荒。」《晋书.卷二.文帝纪》:「仁风兴于中夏,流泽布于遐荒。」
1.典雅南天瑰宝,别致百二河山;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东方日内瓦焕彩流丹;文献名邦迢递遐荒,亚洲文化十字路口之古都灵韵翻卷。
2.“画野分疆,山川限其内外;遐荒绝域,刑政殊于函夏。
3.聪明睿知,光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4.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5.“西洋诸国去中华数千万里,鲸波弥漫天日,遐荒绝域,冒险履危”。
6.“画野分疆,山川限其内外;遐荒绝域,刑政殊于函夏。【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zj-217927/】
7.“西洋诸国去中华数千万里,鲸波弥漫天日,遐荒绝域,冒险履危”。[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17927/]
读音:xiá
[xiá]
(1)(形)〈书〉远:~迩|~想。
(2)(形)〈书〉长久:~龄。
读音:huāng
[huāng]
1. 年成不好,收成不好:荒年。灾荒。防荒。备荒。
2. 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荒芜。荒地。开荒。
3. 废弃:荒废。荒疏。荒置。业精于勤,荒于嬉。
4. 冷落偏僻:荒村。荒郊。荒落(
)(a.荒凉冷落;b.荒疏衰退)。荒颓。5. 严重缺乏,不够用:煤荒。
6. 不实在的,不正确的:荒信。荒唐(a.浮夸,不实在;b.行为放荡。“唐”均读轻声)。
7. 放纵,迷乱:荒淫。荒腆(沉湎于酒)。
8. 远,边远的地方:荒远。荒遐。八荒。
9. 扩大:“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10. 包有:“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
11. 工业上指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荒子(毛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