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方绝域
【拼音】:xiá fāng jué yù
【注音】:ㄒ一ㄚˊㄈㄤㄐㄩㄝˊㄩˋ
【词性】:成语。
【简体】:遐方绝域
【繁体】:遐方絕域
词语解释边远偏僻的地区。亦作:遐方绝壤遐方绝域[xiáfāngjuéyù]⒈边远偏僻的地区。亦作:遐方绝壤。
基础解释边远偏僻的地区。亦作:[[遐方绝壤]]
引证解释⒈边远偏僻的地区。引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絶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下》:“《山海经》之称禹也,名山大川,遐方絶域,固本治水作贡之文。”亦作“遐方絶壤”。宋陆游《上殿札子》之三:“庆歷、皇祐之盛,復见於今,虽遐方絶壤,皆当梯航而至矣。”
综合释义边远地区。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也作「遐方绝壤」。遐方绝域[xiáfāngjuéyù]边远地区。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亦作遐方绝壤。
汉语大词典边远偏僻的地区。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下》:“《山海经》之称禹也,名山大川,遐方绝域,固本治水作贡之文。”亦作“遐方绝壤”。宋陆游《上殿札子》之三:“庆历、皇祐之盛,复见于今,虽遐方绝壤,皆当梯航而至矣。”
国语辞典边远地区。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也作「遐方绝壤」。遐方绝域[xiáfāngjuéyù]⒈边远地区。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也作「遐方绝壤」。成语解释遐方绝域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边远地区。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亦作遐方绝壤。
出处宋·李清照《后序》:“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其他释义指边远偏僻的地区。
近义词 遐方绝壤
读音:xiá
[xiá]
(1)(形)〈书〉远:~迩|~想。
(2)(形)〈书〉长久:~龄。
读音:fāng
[fāng]
(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
(2)(名)乘方:平~。
(3)姓。
(4)(名)方向:东~。
(5)(名)方面:正~。
(6)(名)地点、地区:~言。
(7)(名)方法:药~。
(8)(形)正直:品行~正。
(9)(副)正在;正当:~才。
(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
读音:jué
[jué]
(1)(动)断绝:~交|~缘|隔~|拒~|络绎不~。
(2)(动)完全没有了;穷尽;净尽:斩尽杀~|法子都想~了。
(3)(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地|~壁|~处逢生。
(4)(形)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技|他的书画可称双~。
(5)(副)极;最:~大多数|~大部分。
(6)(副)绝对(用在否定词前面):~无此意。
(7)(名)绝句:五~|七~。
读音:yù
[yù]
(名)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疆域:地~|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