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头垢面
【拼音】:péng tóu gòu miàn
【注音】:ㄆㄥˊㄊㄡˊㄍㄡˋㄇ一ㄢˋ
【词性】:形容词、成语。
【简体】:蓬头垢面
【繁体】:蓬頭垢面
词语解释蓬头垢面péngtóu-gòumiàn。(1)头发蓬乱,满脸污垢,不事修饰。蓬头垢面[péngtóugòumiàn]⒈头发蓬乱,满脸污垢,不事修饰。例子则草屩粗衣,蓬头垢面。——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英ofdisheveledhairanddirtyface;
基础解释蓬:蓬草,散乱。垢:污秽。头发很乱、脸上很脏的样子。
引证解释⒈头发蓬乱,面有尘垢。言人不事修饰,外表不整洁。引《魏书·封轨传》:“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宋郭彖《睽车志》卷四:“﹝席子先生﹞莫详其姓氏,蓬头垢面,以一席裹身。”《红楼梦》第七七回:“﹝晴雯﹞蓬头垢面的,两个女人搀架起来去了。”鲁迅《热风·随感录二十五》:“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亦省作“蓬垢”。明顾鼎臣《悯雨》诗:“妻孥互牵抱,蓬垢同繫囚。”明文徵明《记中丞俞公孝感》:“时公忧惶困瘁,蓬垢无人色。”
综合释义头发蓬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穷人的孩子~的在街上转,富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鲁迅《热风·随感录二十五》
网友释义蓬头垢面,汉语词语。拼音:péngtóugòumiàn释义︰头发蓬乱,脸上很脏,衣衫褴褛。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国语辞典形容人头发散乱、面容肮脏、不修边幅的样子。《红楼梦.第七七回》:「晴雯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恹恹弱息,如今现从炕上拉了下来,蓬头垢面,两个女人搀架起来去了。」也作「蓬首垢面」。蓬头垢面[péngtóugòumiàn]⒈形容人头发散乱、面容肮脏、不修边幅的样子。也作「蓬首垢面」。引《红楼梦·第七七回》:「晴雯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恹恹弱息,如今现从炕上拉了下来,蓬头垢面,两个女人搀架起来去了。」英语messyhairanddirtyface,badappearance德语ungekämmtundungewaschen(V)法语têteébourifféeetvisagecrasseux,toilettenégligée成语解释蓬头垢面
辞典简编版形容人头发散乱、面容肮脏,不修边幅的样子。 【造句】他总是蓬头垢面的,一副散漫的样子。
成语词典版01.《魏书.卷三二.封懿列传》:「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02.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子则草屩麤衣,蓬头垢面,周章道路,要候执事,叩头流血,申诉冤枉。」03.元.杨讷《刘行首.第一折》:「我这般穷身泼命谁瞅问,蓬头垢面□痴钝。」04.《聊斋志异.卷二.侠女》:「叩良久,女始蓬头垢面自内出。启而入之,则复阖之。入其室,则呱呱者在床上矣。」05.《红楼梦.第七七回》:「晴雯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恹恹弱息,如今现从炕上拉了下来,蓬头垢面,两个女人搀架起来去了。」06.《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那犯人当中,有七八个蓬头垢面的,那都不必管他。」
出处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子则草崑粗衣;蓬头垢面。”
英语dishevelled hair and dirty faceunkempt appearancewith uncombed hair and dirty face
其他释义头发蓬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1.昨日小美人蓬头垢面,一身破衣就已经让人惊艳,今日一见,更是令人眼前一亮,仙露明珠一般,简直无法形容,唯一不变的就是那惹人怜爱的气质。
2.假如你在我颠沛流离的时候应允我现世安稳不是幻想。假如你在我说我什么都不在乎的时候理解我所有的渴望。假如你在我狂笑不止的时候轻声安抚我不要悲伤。假如你在我蓬头垢面的时候告诉我笑一个吧,就很漂亮······,即使所有的陆地最终都会沉没于海洋,也不要忘记我们曾拥有热烈的时光。独木舟
3.铁拐李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他蓬头垢面,袒腹跛足。
4.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型;衣冠楚楚、能说会道、编造谎言、设置陷阱型;裸露残肢、夸大残疾程度型;街头打把势卖艺型。
5.一双黑不溜湫的小手把雪白的馒头掰成两半,把其中一半递给旁边也是脏兮兮,蓬头垢面的小孩。
6.干部上班一定要着装严整,否则,个个蓬头垢面,成什么体统?
7.还有更加离奇的,他怀里竟抱着一个蓬头垢面、衣不遮身、像是个野人的女疯子!这女疯子手里拿了根唬人的大棒子。
8.他出来时,蓬头垢面,狼狈不堪。
9.要毕业了,天使也得蓬头垢面地准备绝无胜算的考研,一脸谄笑地准备注定碰壁的求职,目光凄楚地准备理所当然的失恋。
10.这个家伙看起来活像个蓬头垢面的蜘蛛猴变种人。
读音:péng
[péng]
(1)(动)蓬松:~着头。
(2)(名)飞蓬;草本植物;叶子边缘有锯齿;花白色。
(3)(量)用于枝叶茂盛的花草:一~凤尾竹。
读音:tóu,tou
[tóu]
[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读音:gòu
[gòu]
1.污秽;肮脏:蓬头~面。
2.脏东西:油~。牙~。泥~。
3.耻辱:含~忍辱。
读音:miàn
[miàn]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