蝝菑
【拼音】:yuán zī
【注音】:ㄩㄢˊㄗ
【结构】:蝝(左右结构)菑(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1.亦作'蝝菑'。2.指蝗灾。
基础解释见/'蝝灾/',亦作/'蝝菑/'。指蝗灾。
引证解释⒈见“蝝灾”。
汉语大词典见“蝝灾”。《汉语大词典》:蝝灾(蝝灾) 拼音:yuánzāi亦作“蝝菑”。指蝗灾。《后汉书·陆康传》:“故鲁宣税亩,而蝝灾自生。”宋欧阳修《答朱寀〈捕蝗诗〉》:“今苗因捕虽践死,明岁犹免为蝝菑。”
其他释义1.见'蝝灾'。
读音:yuán
[yuán]
即蝗蝻。未生翅的蝗虫若虫。
读音:zī,zì,zāi
[zī]
[ zī ]1. 初耕的田地。
2. 开荒:“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
3. 姓。
[ zì ]1. 插入:树立:“察其菑蚤不齵,则轮虽敝不匡。”
2. 枯死而未倒的树:“周公之状,身如断菑。”
3. 车辐插入毂中的部分。
4. 矮墙。
5. 剖析。
[ zāi ]1. 古同“灾”:“不逢天菑,不遇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