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文化
【拼音】:dì jīng wén huà
词语解释皇帝的德行和官吏的品行
基础解释《白虎通》的名词。
综合释义班固的《白虎通》曾经解释“帝”为“德合天地者称帝”,即皇帝是天的儿子,是上天派往下界治理大地使之合序的人。帝京,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中央政府所在地。一切的礼仪制度都是在皇帝的授意和准许下制定和颁布,京都赋推尊都城,有意彰显帝京文化,特别不惜笔墨盛赞帝京政治体制、礼仪制度的合理合法、美丽有序,旨在肯定皇帝的德行和官吏的品行,树立起正确的范本以影响地方分封诸侯加以遵照和学习。
读音:dì
[dì]
(1)(名)古指最高的天神;迷信指宇宙万物的主宰:上~。
(2)(名)君主:~王。
(3)(名)帝国主义的简称:反~。
读音:jīng
[jīng]
(1)(名)首都:~城|~师。
(2)(名)指我国首都北京:~剧。
(3)(名)(Jīnɡ)姓。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读音:huà,huā
[huà]
[ huà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
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化缘。化斋。
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化。绿化。
4. 习俗,风气:有伤风化。
5. 特指“化学”:化工。化纤。化肥。
[ huā ]1. 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