颉籀
【拼音】:jié zhòu
【注音】:ㄐ一ㄝˊㄓㄡˋ
【结构】:颉(左右结构)籀(上下结构)
【繁体】:頡籀
词语解释古代字书《仓颉篇》和《史籀篇》的并称。亦用以泛指古文字。颉籀[jiézhòu]⒈古代字书《仓颉篇》和《史籀篇》的并称。亦用以泛指古文字。
引证解释⒈古代字书《仓颉篇》和《史籀篇》的并称。亦用以泛指古文字。引章炳麟《瑞安孙先生伤辞》:“内之頡籀儒墨之文,外之玄奘义浄之术,凑于一身。”
网络解释颉籀出处
综合释义古代字书《仓颉篇》和《史籀篇》的并称。亦用以泛指古文字。章炳麟《瑞安孙先生伤辞》:“内之頡籀儒墨之文,外之玄奘义浄之术,凑于一身。”颉籀[jiézhòu]
汉语大词典古代字书《仓颉篇》和《史籀篇》的并称。亦用以泛指古文字。章炳麟《瑞安孙先生伤辞》:“内之颉籀儒墨之文,外之玄奘义净之术,凑于一身。”
其他释义1.古代字书《仓颉篇》和《史籀篇》的并称。亦用以泛指古文字。
读音:jié,xié,jiá
[jié]
[ jié ]1. 〔仓颉〕上古人名,相传他创造文字。
2. (頡)
[ xié ]1. 〔颉颃〕a.鸟向上向下飞;b.引申为不相上下,如“他的画与名家相颉颉”;c.对抗,如“颉颉作用”;d.倔强,傲慢,如“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颉颉以傲世”。
2. (頡)
[ jiá ]1. 减克:“以我为盗颉资粮,诬也”。
2. 传说中像青狗的怪兽。
读音:zhòu
[zhòu]
(1)〈书〉
(2)(动)读书;讽诵:~读|讽~。
(3)(名)指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