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尊
【拼音】:chū zūn
【注音】:ㄔㄨㄗㄨㄣ
【结构】:出(独体结构)尊(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1.亦作'出樽'。2.古代国君与贵宾宴饮,尊在两楹间,坫在尊之南,献酬皆自尊南出,故称。3.指出尊之地。
基础解释亦作/'出樽/'。古代国君与贵宾宴饮,尊在两楹间,坫在尊之南,献酬皆自尊南出,故称。3.指出尊之地。
引证解释⒈亦作“出樽”。⒉古代国君与贵宾宴饮,尊在两楹间,坫在尊之南,献酬皆自尊南出,故称。引《礼记·明堂位》:“山节、藻棁、復庙、重檐、刮楹、达乡、反坫、出尊、崇坫、康圭、疏屏、天子之庙饰也。”孔颖达疏:“出尊者,尊在两楹间,坫在尊南,故云出尊。”《隋书·牛弘传》:“丈八之室,神位有三,加以簠簋边豆,牛羊之俎,四海九州美物咸设,復须席上升歌,出樽反坫,揖让升降,亦以隘矣。”⒊指出尊之地。引《穆天子传》卷五:“许男不敢辞,升坐於出尊,乃用宴乐。天子赐许男骏马十六,许男降再拜空首,乃升平坐。及暮,天子遣许男归。”郭璞注:“坐之於尊边,使为酒魁,欲以尽欢酣也。”
网络解释出尊出尊,拼音chūzūn,释义指出尊之地,出处《穆天子传》。
综合释义亦作“出樽”。古代国君与贵宾宴饮,尊在两楹间,坫在尊之南,献酬皆自尊南出,故称。《礼记·明堂位》:“山节、藻棁、復庙、重檐、刮楹、达乡、反坫、出尊、崇坫、康圭、疏屏、天子之庙饰也。”孔颖达疏:“出尊者,尊在两楹间,坫在尊南,故云出尊。”《隋书·牛弘传》:“丈八之室,神位有三,加以簠簋边豆,牛羊之俎,四海九州美物咸设,復须席上升歌,出樽反坫,揖让升降,亦以隘矣。”指出尊之地。《穆天子传》卷五:“许男不敢辞,升坐於出尊,乃用宴乐。天子赐许男骏马十六,许男降再拜空首,乃升平坐。及暮,天子遣许男归。”郭璞注:“坐之於尊边,使为酒魁,欲以尽欢酣也。”
汉语大词典亦作“出樽”。(1).古代国君与贵宾宴饮,尊在两楹间,坫在尊之南,献酬皆自尊南出,故称。《礼记·明堂位》:“山节、藻棁、复庙、重檐、刮楹、达乡、反坫、出尊、崇坫、康圭、疏屏、天子之庙饰也。”孔颖达疏:“出尊者,尊在两楹间,坫在尊南,故云出尊。”《隋书·牛弘传》:“丈八之室,神位有三,加以簠簋边豆,牛羊之俎,四海九州美物咸设,复须席上升歌,出樽反坫,揖让升降,亦以隘矣。”(2).指出尊之地。《穆天子传》卷五:“许男不敢辞,升坐于出尊,乃用宴乐。天子赐许男骏马十六,许男降再拜空首,乃升平坐。及暮,天子遣许男归。”郭璞注:“坐之于尊边,使为酒魁,欲以尽欢酣也。”
1.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不争,是人生至境。南怀瑾
2.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命运抗争。
3.左首一个大喇嘛,横眉竖目,长相极恶,大嘴翕动,粗厚的声音正是由他发出,“尊者此次着人传信邀请我等共商大事,却不知究是何事,怎么个大法?”。
4.提出尊重女人的风骚,这是不识时务的"缪论",容易被打成叛徒,甚至被清扫出男人队列。
5.他的态度谦虚而又严肃,说话时好下结论,不说话时也露出尊严,是一位自命不凡的人。
6.浪漫与理性的交织,兼容并蓄,脱俗出众,注重品品位的原创,流露出尊贵幽闲的风范。
7.尊敬诞出尊敬,轻蔑诞出轻蔑。若改变自己,对方也会跟着改变。
8.精美大包角设计,与优雅美观的流线型箱体相映成辉,打破常规的一成不变,细节之处无不呈现出尊贵非凡之气。
9.你的力量会唤起她对男人的仰望,她会像飞蛾投火,目光中露出尊敬,无怨无悔。
10.邓茜作为新人,对领导过于亲密,没有上下级之分,站位上没有体现出尊重,领导不满很正常。
读音:chū
[chū]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读音:zūn
[zūn]
(1)(名)地位或辈份高:~卑|~亲|~长。
(2)(形)敬重:~敬|~师爱生。
(3)(名)敬辞;旧时称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府|~驾|~夫人|~姓大名。
(4)量词:ɑ)用于神佛塑像:一~佛像。b)用于炮:十~大炮。
(5)同‘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