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进士
【拼音】:xiāng jìn shì
【注音】:ㄒ一ㄤㄐ一ㄣˋㄕˋ
【结构】:乡(独体结构)进(半包围结构)士(独体结构)
【繁体】:鄉進士
词语解释指乡试中式的人。明清称举人。乡进士[xiāngjìnshì]⒈指乡试中式的人。明清称举人。
引证解释⒈指乡试中式的人。明清称举人。引清侯方域《吴伯裔伯胤传》:“胤早举明经,为乡进士。”
网络解释乡进士“乡进士”是举人的别称。明清科举由乡试产生举人,考试地点在省城,主考官为布政使司。乡试的第二年,在京城进行会试,举人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产生贡士。贡士有资格参加科举最高级考试----殿试。殿试在皇宫中举行,由皇帝亲自主考。殿试产生进士,第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举人与进士相差甚远,将举人冠之以乡进士,可能是好听一些吧。
汉语大词典指乡试中式的人。明清称举人。清侯方域《吴伯裔伯胤传》:“胤早举明经,为乡进士。”
其他释义1.指乡试中式的人。明清称举人。
读音:xiāng
[xiāng]
(1)(名)乡村(跟‘城’相对):~间|下~|城~物资。
(2)(名)家乡:~音|背井离~。
(3)(名)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由县或县以下的区领导:~镇|~长。
读音:jìn
[jìn]
(1)(动)向前移动(跟‘退’相对):推~|跃~|~军|~一步|更~一层。
(2)(动)从外面到里面(跟‘出’相对):~入|~门|~屋来|~工厂当学徒。
(3)(动)收入:~款|~货。
(4)(动)呈上:~奉|~香。
(5)用在动词后;表示到里面:走~会场|把衣服放~箱子里去。
(6)(量)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
读音:shì
[shì]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