亶州
【拼音】:dǎn zhōu
【注音】:ㄉㄢˇㄓㄡ
【结构】:亶(上下结构)州(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亦作'亶洲'。
基础解释亦作/'亶洲/',亦作“亶州”。岛名。《史记·秦始皇本纪》“於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僊人”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亶洲在东海中,秦始皇使徐福将童男女入海求僊人,止住此洲,共数万家,至今洲上人有至会稽市易者。吴人《外国图》云:‘亶洲去瑯琊万里。’”《三国志·吴志·吴主传》:“遣将军衞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坐於緇帷之林,浮於亶州之海。”
引证解释⒈见“亶洲”。
汉语大词典见“亶洲”。《汉语大词典》:亶洲 拼音:dǎnzhōu亦作“亶州”。岛名。《史记·秦始皇本纪》“于是遣徐韨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亶洲在东海中,秦始皇使徐福将童男女入海求仙人,止住此洲,共数万家,至今洲上人有至会稽市易者。吴人《外国图》云:‘亶洲去琅琊万里。’”《三国志·吴志·吴主传》:“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坐于缁帷之林,浮于亶州之海。”
其他释义1.见'亶洲'。
1.吕蒙军攻取辰韩全境,迁各部首领往许昌羁縻,然后安抚百姓,在辰韩地置绥东郡,改王城为绥东城,调宗预为绥东太守,属亶州辖制,以陈琮(表字公华)补张掖太守。
读音:dǎn,dàn
[dǎn]
[ dǎn ]1. 实在,诚然,信然。
[ dàn ]1. 古同“但”,仅;只。
读音:zhōu
[zhōu]
(1)(名)旧时的一种行政区划:~县|苏~|广~。
(2)(名)指自治州:朝鲜族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