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命
【拼音】:jí mìng
【注音】:ㄐ一ˊㄇ一ㄥˋ
【结构】:即(左右结构)命(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顺从正理;遵从王命。即世,死亡。受天命。谓即天子位。即命[jímìng]⒈顺从正理;遵从王命。⒉即世,死亡。⒊受天命。谓即天子位。
引证解释⒈顺从正理;遵从王命。引《易·讼》:“九四:不克讼,復即命渝。”朱熹本义:“即,就也。命,正理也。”高亨注:“爻辞言:人不胜诉,则返而从君上之命令告諭。”唐柳宗元《平淮夷雅·方城》:“愬拜即命,于皇之训。”⒉即世,死亡。引《左传·文公六年》:“古之王者知命之不长,是以并建圣哲……众隶赖之,而后即命。”杨伯峻注:“命谓天命,天命已终,而往就之。犹成十三年《传》之‘即世’、前文之‘违世’,皆死之异称。”⒊受天命。谓即天子位。引汉蔡邕《光武济阳宫碑》:“戮力戎功,翼戴更始,义不即命,帝位闕焉。”
综合释义顺从正理;遵从王命。《易·讼》:“九四:不克讼,復即命渝。”朱熹本义:“即,就也。命,正理也。”高亨注:“爻辞言:人不胜诉,则返而从君上之命令告諭。”唐柳宗元《平淮夷雅·方城》:“愬拜即命,于皇之训。”即世,死亡。《左传·文公六年》:“古之王者知命之不长,是以并建圣哲……众隶赖之,而后即命。”杨伯峻注:“命谓天命,天命已终,而往就之。犹成十三年《传》之‘即世’、前文之‘违世’,皆死之异称。”受天命。谓即天子位。汉蔡邕《光武济阳宫碑》:“戮力戎功,翼戴更始,义不即命,帝位闕焉。”
汉语大词典(1).顺从正理;遵从王命。《易·讼》:“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朱熹本义:“即,就也。命,正理也。”高亨注:“爻辞言:人不胜诉,则返而从君上之命令告谕。”唐柳宗元《平淮夷雅·方城》:“愬拜即命,于皇之训。”(2).即世,死亡。《左传·文公六年》:“古之王者知命之不长,是以并建圣哲……众隶赖之,而后即命。”杨伯峻注:“命谓天命,天命已终,而往就之。犹成十三年《传》之‘即世’、前文之‘违世’,皆死之异称。”(3).受天命。谓即天子位。汉蔡邕《光武济阳宫碑》:“戮力戎功,翼戴更始,义不即命,帝位阙焉。”
其他释义1.顺从正理;遵从王命。2.即世,死亡。3.受天命。谓即天子位。
1.德军指挥部立即命令德国第一骑兵师不惜一切代价挡住俄国人。
2.他接到运河防卫司令部发来的“严加戒备”的命令,并立即命令要塞内的所有士兵进入临战状态。
3.我工作有条理,注意细节,即命名担子重、时间紧也能做好工作,能敬业乐群,待人诚恳。
4.安政丁巳秋,笃信檀士戮力舍财,喜资上木,即命剞劂氏,事既竣焉,喜舍刊粹制本贱价,固予初志也。
5.即命治酒压惊,连夜修本,奏上天子,为李白辨冤,且追叙其吓蛮书之功,荐其才可以大用,此乃施恩而得报也。
6.马沙看到多丽在酒会上被聪敏出言侮辱,即命手下把聪敏痛殴一顿。
7.吕子通心中明白情形不对,当即命人将旅栈的后院包下,又赏了店伴些银两让他无事莫来打扰,这才把众人聚在了当中的大屋内商议。
8.云溪子道长驭气下城,将两名辽将活捉,缚送至真宗皇帝御驾之前,真宗皇帝‘即命斩之’,抛首楼下,辽军相顾怖骇。
9.耿飚团长即命正面部队暂缓进攻,命令关东侧侦察队、工兵连迅速断敌退路。
10.菩提祖师即命广慈引孙悟明出二门外,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
读音:jí
[jí]
1. 就是:知识即力量。
2. 当时或当地:即日。即刻。即席。即景。在即。即兴(
)。3. 就,便:黎明即起。
4. 假如,倘若:即使。即便(
)。即或。即令。5. 靠近:不即不离。
6. 到,开始从事:即位。
读音:mìng
[mìng]
(1)(名)生命;性命。
(2)(名)命运
(3)(名):算~。
(4)(名)(动)命令
(5)(名);指派:~驾。
(6)(名)(名)命令
(7)(名);指示:奉~|待~。
(8)(名)(动)给与(名称等):~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