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拒
【拼音】:kàng jù
【注音】:ㄎㄤˋㄐㄨˋ
【词性】:动词。
【结构】:抗(左右结构)拒(左右结构)
【简体】:抗拒
【繁体】:抗拒
词语解释抗拒kàngjù。(1)抵抗并拒绝。
基础解释(动)抵抗并拒绝:不可~|~改造。[反]顺从。
引证解释⒈抵抗。引《宋书·索虏传》:“德祖随方抗拒,颇杀虏,而将士稍零落。”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太子左卫率羊侃坐东掖门,部分经略,一宿皆办,遂得百餘日抗拒兇逆。”浩然《艳阳天》第二四章:“他看到人多势众,看到一股子不可能抗拒的力量。”⒉拒绝。引宋范仲淹《奏为修永洛城乞勘鞫》:“其人即合依禀罢修,不合坚执抗拒。”《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浩素畏季父赋性刚暴,不敢抗拒,又不敢明言李氏之事,遂通媒妁,与孙氏议姻。”
网络解释抗拒抗拒:图书名称
综合释义抵抗。《宋书·索虏传》:“德祖随方抗拒,颇杀虏,而将士稍零落。”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太子左卫率羊侃坐东掖门,部分经略,一宿皆办,遂得百餘日抗拒兇逆。”浩然《艳阳天》第二四章:“他看到人多势众,看到一股子不可能抗拒的力量。”拒绝。宋范仲淹《奏为修永洛城乞勘鞫》:“其人即合依禀罢修,不合坚执抗拒。”《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浩素畏季父赋性刚暴,不敢抗拒,又不敢明言李氏之事,遂通媒妁,与孙氏议姻。”
汉语大词典(1).抵抗。《宋书·索虏传》:“德祖随方抗拒,颇杀虏,而将士稍零落。”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太子左卫率羊侃坐东掖门,部分经略,一宿皆办,遂得百馀日抗拒凶逆。”浩然《艳阳天》第二四章:“他看到人多势众,看到一股子不可能抗拒的力量。”(2).拒绝。宋范仲淹《奏为修永洛城乞勘鞫》:“其人即合依禀罢修,不合坚执抗拒。”《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浩素畏季父赋性刚暴,不敢抗拒,又不敢明言李氏之事,遂通媒妁,与孙氏议姻。”
国语辞典抵抗拒绝。
辞典修订版抵抗拒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遂得百余日,抗拒凶逆。」《三国演义.第一九回》:「如有抗拒大军者,破城之日,满门诛戮。」
辞典简编版抵抗拒绝。 【造句】美食当前,令人食指大动,难以抗拒其诱惑。
英语overwhelmingirresistiblecompulsionprotestedmesmerismsteamrollirresistibilityhard to resist
法语résister à、lutter contre、s'opposer à、refuser、désobéir
其他释义抵抗和拒绝:奋力~ㄧ~命令。
1.文化多元的潮流是不可抗拒的。
2.爱是一种不可抗拒的渴望,这种渴望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要求。爱一个人就是看到别人见不到的奇迹。
3.我抗拒不了那些让人垂涎三尺的巧克力糖。
4.华屋山丘,人生易老,这是谁也没法抗拒的自然规律。
5.这是一个无法抗拒的诱惑。
6.人啊,自从来到这个世上,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抗拒地走向平庸和衰老。
7.地震属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8.春天真是很难叫人抗拒啊。空气很清新,太阳照在身上暖暖得就像有人抱着一样。
9.他的马顽强抗拒,但他设法不摔落。
10.即使老鼠也无法抗拒免费酒吧的诱惑。
读音:kàng
[kàng]
(1)(动)抵抗;抵挡:顽~|抵~|~日战争。
(2)(动)拒绝;抗拒:~命|~租。
(3)(动)对等:~衡|分庭~礼。
读音:jù
[jù]
(1)(动)抵抗;抵挡:抗~|~敌。
(2)(动)拒绝:来者不~|~不执行|~谏饰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