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五两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五两

五两

【拼音】:wǔ liǎng

【注音】:ㄨˇㄌ一ㄤˇ

【结构】:五(独体结构)两(独体结构)

【繁体】:五兩

解释

词语解释谓两只配成一双。犹言五匹。亦作“五緉”。古代的测风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籍以观测风向、风力。代称能用五兵技巧的勇士。五兵技巧。五两[wǔliǎng]⒈谓两只配成一双。犹言五匹。亦作“五緉”。古代的测风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籍以观测风向、风力。代称能用五兵技巧的勇士。五兵技巧。

基础解释谓两只配成一双。犹言五匹。亦作“[[五緉]]”。古代的测风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籍以观测风向、风力。代称能用五兵技巧的勇士。五兵技巧。

引证解释⒈谓两只配成一双。引《诗·齐风·南山》:“葛屨五两,冠緌双止。”朱熹集传:“两,二履也。”王夫之稗疏:“按此‘五’字当与伍通,行列也。言陈履者,必以两为一列也。乃与冠緌必双,男女有匹之义合。”⒉犹言五匹。引《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贾公彦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礼记·杂记下》:“纳币一束,束五两。”郑玄注:“纳币谓昏礼纳徵也。十个为束,贵成数。两两者合其卷,是谓五两……今谓之匹。”⒊五兵技巧。引《吕氏春秋·简选》:“晋文公造五两之士五乘,鋭卒千人。”高诱注:“两,技也,五技之人。”陈奇猷校释引金其源曰:“五两即五技,亦即五兵。士谓勇士。五两之士,谓能用五兵技巧之勇士也。”⒋代称能用五兵技巧的勇士。引章炳麟《封建考》:“夫晋之五两,吴之多力、利趾,越之习流,魏之武卒,秦之鋭士,虽出征调,犹选练中程。”⒌亦作“五緉”。古代的测风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籍以观测风向、风力。引《文选·郭璞<江赋>》:“覘五两之动静。”李善注:“兵书曰:‘凡候风法,以鸡羽重八两,建五丈旗,取羽繫其巔,立军营中。’许慎《淮南子》注曰:‘綄,候风也,楚人谓之五两也。’”唐独孤及《下弋阳江舟中代书寄斐侍御》诗:“东风满帆来,五两如弓弦。”宋贺铸《木兰花》词:“朝来著眼沙头认,五两竿摇风色顺。”明张四维《双烈记·虏循》:“被他火箭飞来紧。我船五緉见火就着。”

网络解释五两五两,汉语词汇,一两=50克,五两=250克=半斤。古时候的半斤是八两

综合释义谓两只配成一双。《诗·齐风·南山》:“葛屨五两,冠緌双止。”朱熹集传:“两,二履也。”王夫之稗疏:“按此‘五’字当与伍通,行列也。言陈履者,必以两为一列也。乃与冠緌必双,男女有匹之义合。”犹言五匹。《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贾公彦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礼记·杂记下》:“纳币一束,束五两。”郑玄注:“纳币谓昏礼纳徵也。十个为束,贵成数。两两者合其卷,是谓五两……今谓之匹。”五兵技巧。《吕氏春秋·简选》:“晋文公造五两之士五乘,鋭卒千人。”高诱注:“两,技也,五技之人。”陈奇猷校释引金其源曰:“五两即五技,亦即五兵。士谓勇士。五两之士,谓能用五兵技巧之勇士也。”代称能用五兵技巧的勇士。章炳麟《封建考》:“夫晋之五两,吴之多力、利趾,越之习流,魏之武卒,秦之鋭士,虽出征调,犹选练中程。”亦作“五緉”。古代的测风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籍以观测风向、风力。《文选·郭璞<江赋>》:“覘五两之动静。”李善注:“兵书曰:‘凡候风法,以鸡羽重八两,建五丈旗,取羽繫其巔,立军营中。’许慎《淮南子》注曰:‘綄,候风也,楚人谓之五两也。’”唐独孤及《下弋阳江舟中代书寄斐侍御》诗:“东风满帆来,五两如弓弦。”宋贺铸《木兰花》词:“朝来著眼沙头认,五两竿摇风色顺。”明张四维《双烈记·虏循》:“被他火箭飞来紧。我船五緉见火就着。”

汉语大词典(1).谓两只配成一双。《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冠緌双止。”朱熹集传:“两,二履也。”王夫之稗疏:“按此‘五’字当与伍通,行列也。言陈履者,必以两为一列也。乃与冠緌必双,男女有匹之义合。”(2).犹言五匹。《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贾公彦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礼记·杂记下》:“纳币一束,束五两。”郑玄注:“纳币谓昏礼纳徵也。十个为束,贵成数。两两者合其卷,是谓五两……今谓之匹。”(3).五兵技巧。《吕氏春秋·简选》:“晋文公造五两之士五乘,锐卒千人。”高诱注:“两,技也,五技之人。”陈奇猷校释引金其源曰:“五两即五技,亦即五兵。士谓勇士。五两之士,谓能用五兵技巧之勇士也。”(4).代称能用五兵技巧的勇士。章炳麟《封建考》:“夫晋之五两,吴之多力、利趾,越之习流,魏之武卒,秦之锐士,虽出征调,犹选练中程。”(5).亦作“五緉”。古代的测风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籍以观测风向、风力。《文选·郭璞〈江赋〉》:“觇五两之动静。”李善注:“兵书曰:‘凡候风法,以鸡羽重八两,建五丈旗,取羽系其巅,立军营中。’许慎《淮南子》注曰:‘綄,候风也,楚人谓之五两也。’”唐独孤及《下弋阳江舟中代书寄斐侍御》诗:“东风满帆来,五两如弓弦。”宋贺铸《木兰花》词:“朝来著眼沙头认,五两竿摇风色顺。”明张四维《双烈记·虏循》:“被他火箭飞来紧。我船五緉见火就着。”

其他释义1.谓两只配成一双。2.犹言五匹。3.五兵技巧。4.代称能用五兵技巧的勇士。5.亦作'五緉'。古代的测风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籍以观测风向﹑风力。

五两造句更多 >>

1.近日温度骤降,告诉大家一个防寒秘方:美丽心情二两,友情关怀三两,家人关心五两,添衣和锻炼五钱,用感恩的水熬煎,每日两次,早晚一杯,能御寒风,可保健康。

2.告诉大家一个抗暑的秘方:平心静气一两,淡然心境三两,豁达胸怀五两,另加凉风和细雨各五钱,用祝福的泉水熬煮一小时,日服三次,早中晚各一杯,能防中暑,清凉一夏!

3.嘉靖加派一百八两八钱七分,万历加派七百三十五两五钱五分,俱系宗室日繁,剜肉医疮。

4.端了菜下去席间柳思诚华五两人把酒甚欢,管家斟酒伺候,渐渐也不拘束了,听月只是吃些蔬菜,也不说话。

5.竹叶二升枳实三两青葙子白前各一两吴茱萸黄芩各二分栝楼根麦门冬各二两生姜六两前胡一作芍药半夏各五两上十一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6.周五两市微红开盘,但随后双双跌破前收盘价,整体呈现高开低走,内蒙板块飙涨,但临近午盘涨幅收窄,地产、钢铁等走弱。

7.说到底她就是心里不甘,莫说三十五两银子,就是一个铜板她都不能让这种人混骗了去。

8.要五两银子?但那榜文只说资质尚可皆可报名,没提还有,报名的费用啊。

9.道罢,取过行李和琴囊背在肩上,转身向门外走去,临了抛给店家五两银子,算是酒饭及包赔损坏的桌子餐具费。

10.王文对鸦头一见钟情,在朋友赵东楼的介绍和帮助之下,倾囊倒箧地凑了十五两银子,跑回来送给鸨母,要求买下鸦头的头缠,也就是初夜。

字义分解

读音:wǔ

[wǔ]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读音:liǎng

[liǎng]

(1)数目;一个加一个是两个。“两”一般用于量词和“半、千、万、亿”前。注意“两”和“二”的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 “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都可以用;但如 “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

(2)双方。

(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天再说|他真有~下子|我跟你说~句话 。

(4)量词;重量单位。十钱等于一两;旧制十六两等于一斤;现用十两等于一市斤。

五两相关成语

五两相关词语

关于五两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作两

下一个:魏两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