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脚夔
【拼音】:dú jiǎo kuí
【结构】:独(左右结构)脚(左右结构)夔(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独脚夔出生于东海流破山,其形状如牛,无角,身形巨大,昏黑色,但只有一只脚支撑,也叫夔。
基础解释曲艺曲种。流行于上海和江苏、浙江部分地区。世纪年代由文明戏丑角和小热昏、唱新闻等发展而成。一至二三人演出。表演说、学、唱、做主要指简单的人物扮演兼备,并讲究运用各地方言。
读音:dú
[dú]
(1)(形)单独、独自。
(2)(副)唯独;表示唯一:~有一人。
(3)(形)自私;容不得人:这人真~。
读音:jiǎo,jué
[jiǎo]
[ jiǎo ](1)(名)人或动物的肢体中,支撑身体接触地面的部分:赤脚、跺脚、马脚。
(2)(名)物体的基部、下端:墙脚、桌脚、山脚。
(3)(量)计算用脚踢、踹、踩等动作的单位:连踢三脚、踹了两脚、踩了一脚。
[ jué ]同“角(jué)”。现多用角。
读音:kuí
[kuí]
1.古代传说中一种形状像龙而只有一足的动物。
2.夔州,古地名,在今重庆奉节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