觿年
【拼音】:xī nián
【注音】:ㄒ一ㄋ一ㄢˊ
【结构】:觿(左右结构)年(独体结构)
【简体】:觿年
【繁体】:觿年
词语解释亦作'觽年'。语本《诗.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觿。'后因以'觿年'为童年。
基础解释亦作/'觽年/'。语本《诗.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觿。/'后因以/'觿年/'为童年。
引证解释⒈后因以“觿年”为童年。引语本《诗·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觿。”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伟龙章之秀质,腾孔雀於觿年。”唐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铭》:“凤阁觿年,已振弥天之响。”
网络解释觿年觿年是汉语词汇,拼音为xīnián,出自《诗·卫风·芄兰》。
综合释义亦作“觽年”。语本《诗·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觿。”后因以“觿年”为童年。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伟龙章之秀质,腾孔雀於觿年。”唐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铭》:“凤阁觿年,已振弥天之响。”觿年[xīnián]亦作'觽年'。《诗经.卫风.芃兰》:「芃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后以觿年指童年。
网友释义出自动画、游戏《闪电十一人GO》。声:高垣彩阳;台:贺宇杰;港:周倚天雷门中学二年级,位置FW,背号11号(第二期为17号)。
汉语大词典亦作“觿年”。语本《诗·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觿。”后因以“觿年”为童年。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伟龙章之秀质,腾孔雀于觿年。”唐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铭》:“凤阁觿年,已振弥天之响。”
国语辞典语本《诗经.卫风.芃兰》:「芃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后以觿年指童年。
其他释义1.亦作'觽年'。2.语本《诗.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觿。'后因以'觿年'为童年。
读音:xī
[xī]
古代用骨头制的解绳结的锥子。
读音:nián
[nián]
(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
(2)(名)每年的:~会|~鉴。
(3)(名)岁数。
(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5)(名)时期;时代。
(6)(名)一年中庄稼的收成。
(7)(名)年节。
(8)(名)有关年节的(用品)。
(9)(名)(Niá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