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萝
【拼音】:hǎi luó
【注音】:ㄏㄞˇㄌㄨㄛˊ
【结构】:海(左右结构)萝(上下结构)
【繁体】:海蘿
词语解释见“海藻”。海萝[hǎiluó]⒈见“海藻”。
基础解释见“[[海藻]]”。
引证解释⒈见“海藻”。
网络解释海萝海萝,中药名。为海萝科(内枝藻科)植物海萝Gloiopeltisfurcata(Post.etRupr.)J.Ag.及鹿角海萝Gloiopeltistenax(Turn.)J.Ag.的藻体。海萝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沿海;鹿角海萝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具有清热,消食,祛风除湿,软坚化痰之功效。常用于劳热,骨蒸,泄泻,痢疾,风湿痹痛,咳嗽,瘿瘤,痔疾。
汉语大词典见“海藻”。《汉语大词典》:海藻 拼音:hǎizǎo亦作“海藻”。又名海萝,海苔。生于海中的藻类植物,如海带、紫菜、石花菜、龙须菜等。有的可以吃,有的可以入药。《初学记》卷二七引晋沈怀远《南越志》:“海藻,一名海苔,或曰海罗,生研石上。”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海藻》:“海藻近海诸地采取。亦作海菜,乃立名目,货之四方云。”《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一件装着几根海岛边生的乌皮海藻,便是药铺买的那个‘咸海藻’。”
其他释义1.见'海藻'。
1.海藻又称海萝、乌菜、羊栖菜、海带花等。
读音:hǎi
[hǎi]
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
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火~。
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碗。~量。
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枣。
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啦!
6.漫无目标地:~骂。她丢了支笔,~找。
7.毫无节制地:~吃~喝。
8.姓。
读音:luó
[luó]
(名)通常指能爬蔓的植物: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