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生
【拼音】:bái mǎ shēng
【注音】:ㄅㄞˊㄇㄚˇㄕㄥ
【结构】:白(独体结构)马(独体结构)生(独体结构)
【繁体】:白馬生
词语解释指东汉张湛。《后汉书.张湛传》:'光武临朝,或有惰容,湛辄陈谏其失。常乘白马,帝每见湛,辄言:'白马生且复谏矣。''后亦泛指直言极谏的人。唐皇甫冉逸句:'微官同侍苍龙阙﹐直谏偏推白马生。'
基础解释指东汉张湛。后亦泛指直言极谏的人。
引证解释⒈指东汉张湛。引《后汉书·张湛传》:“光武临朝,或有惰容,湛輒陈諫其失。常乘白马,帝每见湛,輒言:‘白马生且復諫矣。’”后亦泛指直言极谏的人。宋黄庭坚《谢公定和二范秋怀邀予同作》诗:“巷有白马生,朝回焚諫草。”
网络解释白马生《后汉书》卷二十七《张湛传》
综合释义指东汉张湛。《后汉书·张湛传》:“光武临朝,或有惰容,湛輒陈諫其失。常乘白马,帝每见湛,輒言:‘白马生且復諫矣。’”后亦泛指直言极谏的人。宋黄庭坚《谢公定和二范秋怀邀予同作》诗:“巷有白马生,朝回焚諫草。”指东汉张湛。后亦泛指直言极谏的人。《后汉书.张湛传》:'光武临朝,或有惰容,湛辄陈谏其失。常乘白马,帝每见湛,辄言:'白马生且复谏矣。''唐皇甫冉逸句:'微官同侍苍龙阙﹐直谏偏推白马生。'
网友释义《后汉书》卷二十七《张湛传》后汉张湛字子孝,扶风平陵人也。建武五年,拜光禄勋。光武临朝,或有惰容,湛辄陈谏其失。常乘白马,上后见湛,辄曰:「白马生且复谏矣。」指东汉张湛,后亦泛指直言极谏的人。白马 白马生谏宋黄庭坚《谢公定和二范秋怀邀予同作》诗:“巷有白马生,朝回焚谏草。”作者诗题诗句刘禹锡寄杨八拾遗闻君前日独庭争,汉帝偏知白马生。杜甫八哀诗(并序)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群乌自朝夕,白马休横行。杜甫柏学士茅屋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身岩居。皎然送裴邕之上京东观今多事,应高白马生。
汉语大词典指东汉张湛。《后汉书·张湛传》:“光武临朝,或有惰容,湛辄陈谏其失。常乘白马,帝每见湛,辄言:‘白马生且复谏矣。’”后亦泛指直言极谏的人。宋黄庭坚《谢公定和二范秋怀邀予同作》诗:“巷有白马生,朝回焚谏草。”
其他释义1.指东汉张湛。《后汉书.张湛传》:'光武临朝,或有惰容,湛辄陈谏其失。常乘白马,帝每见湛,辄言:'白马生且复谏矣。''后亦泛指直言极谏的人。唐皇甫冉逸句:'微官同侍苍龙阙﹐直谏偏推白马生。'
读音:bái
[bái]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读音:mǎ
[mǎ]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读音:shēng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生。滋生。生长。
2. 造出:生产。
3. 活的,有活力的: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
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生。丧生。卫生。
5. 生活,维持生活的:生计。生意。
6. 整个生活阶段:一生。平生。今生。
7. 发出,起动: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
8. 使燃料燃烧起来:生火。
9. 植物果实不成熟:生瓜。
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生饭。生水。
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生疏。生客。生字。陌生。
12. 不熟练的:生手。
13. 未经炼制的:生铁。
14. 硬:态度生硬:生吞活剥。
15. 甚,深:生怕。生疼。
16. 正在学习的人:学生。门生。
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生。医生。
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生。老生。武生。
19. 词尾:好生休养。
2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