晤言
【拼音】:wù yán
【注音】:ㄨˋ一ㄢˊ
【结构】:晤(左右结构)言(独体结构)
【简体】:晤言
【繁体】:晤言
词语解释见面谈话;当面谈话。晤言[wùyán]⒈见面谈话;当面谈话。
引证解释⒈见面谈话;当面谈话。引《诗·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言。”晋陶潜《感士不遇赋》:“无爰生之晤言,念张季之终蔽。”宋苏轼《和陶答庞参军·三送张中》:“留灯坐达晓,要与影晤言。”
网络解释晤言晤言,读音wùyán,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见面谈话;当面谈话。
综合释义见面谈话;当面谈话。《诗·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言。”晋陶潜《感士不遇赋》:“无爰生之晤言,念张季之终蔽。”宋苏轼《和陶答庞参军·三送张中》:“留灯坐达晓,要与影晤言。”晤言[wùyán]相见对谈。《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汉语大词典见面谈话;当面谈话。《诗·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言。”晋陶潜《感士不遇赋》:“无爰生之晤言,念张季之终蔽。”宋苏轼《和陶答庞参军·三送张中》:“留灯坐达晓,要与影晤言。”
国语辞典相见对谈。晤言[wùyán]⒈相见对谈。引《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辞典修订版相见对谈。《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其他释义1.见面谈话;当面谈话。
1.小僧七岁即已茹素,但十二岁就外傅,闻圣学,即千古自任,誓灭释老,开荤酒,作论数十篇辟异端,梦与孔颜晤言。
读音:wù
[wù]
(动)相遇;见面。
读音:yán
[yán]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