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如
【拼音】:miè rú
【注音】:ㄇ一ㄝˋㄖㄨˊ
【结构】:蔑(上中下结构)如(左右结构)
【简体】:蔑如
【繁体】:蔑如
词语解释微细;没有什么了不起。犹不如,不及。蔑如[mièrú]⒈微细;没有什么了不起。⒉犹不如,不及。
引证解释⒈微细;没有什么了不起。引《汉书·东方朔传赞》:“而扬雄亦以为朔言不纯师,行不纯德,其流风遗书蔑如也。”颜师古注:“言辞义浅薄,不足称也。”《晋书·江灌传》:“灌性方正,视权贵蔑如也,为大司马桓温所恶。”《明史·循吏传叙》:“吏治既以日媮,民生由之益蹙。仁宣之盛,邈乎不可復追,而太祖之法蔑如矣。”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故一剑之力,即其权利,国家之法度,社会之道德,视之蔑如。”⒉犹不如,不及。引《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君有定天下之功,重以明德……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海,方之蔑如也。”李周翰注:“伊尹之高德上至皇天,周公之明德远照于四海,比之曹公则无如德者若此。”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昔沛献访对於云臺,东平齐声於杨史,淮南取贵於食时,陈思见称於七步,方斯蔑如也。”《南史·齐纪上·高帝》:“高勋至德,振古絶伦,虽保衡翼殷,博陆匡汉,方斯蔑如也。”
网络解释蔑如蔑如,汉语词汇。
释义1、.微细,没有什么了不起。2、犹不如,不及。
综合释义微细;没有什么了不起。《汉书·东方朔传赞》:“而扬雄亦以为朔言不纯师,行不纯德,其流风遗书蔑如也。”颜师古注:“言辞义浅薄,不足称也。”《晋书·江灌传》:“灌性方正,视权贵蔑如也,为大司马桓温所恶。”《明史·循吏传叙》:“吏治既以日媮,民生由之益蹙。仁宣之盛,邈乎不可復追,而太祖之法蔑如矣。”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故一剑之力,即其权利,国家之法度,社会之道德,视之蔑如。”犹不如,不及。《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君有定天下之功,重以明德……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海,方之蔑如也。”李周翰注:“伊尹之高德上至皇天,周公之明德远照于四海,比之曹公则无如德者若此。”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昔沛献访对於云臺,东平齐声於杨史,淮南取贵於食时,陈思见称於七步,方斯蔑如也。”《南史·齐纪上·高帝》:“高勋至德,振古絶伦,虽保衡翼殷,博陆匡汉,方斯蔑如也。”蔑如[mièrú]轻视。《魏书.卷三三.谷浑传》:「趣舍不与己同者,视之蔑如也」。
网友释义犹不如,不及。《文选·潘勗》:“君有定天下之功,重以明德……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海,方之蔑如也。”李周翰注:“伊尹之高德上至皇天,周公之明德远照于四海,比之曹公则无如德者若此。”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昔沛献访对於云台,东平齐声於杨史,淮南取贵於食时,陈思见称於七步,方斯蔑如也。”《南史·齐纪上·高帝》:“高勋至德,振古绝伦,虽保衡翼殷,博陆匡汉,方斯蔑如也。
汉语大词典(1).微细;没有什么了不起。《汉书·东方朔传赞》:“而扬雄亦以为朔言不纯师,行不纯德,其流风遗书蔑如也。”颜师古注:“言辞义浅薄,不足称也。”《晋书·江灌传》:“灌性方正,视权贵蔑如也,为大司马桓温所恶。”《明史·循吏传叙》:“吏治既以日媮,民生由之益蹙。仁宣之盛,邈乎不可复追,而太祖之法蔑如矣。”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故一剑之力,即其权利,国家之法度,社会之道德,视之蔑如。”(2).犹不如,不及。《文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君有定天下之功,重以明德……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海,方之蔑如也。”李周翰注:“伊尹之高德上至皇天,周公之明德远照于四海,比之曹公则无如德者若此。”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昔沛献访对于云台,东平齐声于杨史,淮南取贵于食时,陈思见称于七步,方斯蔑如也。”《南史·齐纪上·高帝》:“高勋至德,振古绝伦,虽保衡翼殷,博陆匡汉,方斯蔑如也。”
国语辞典轻视。蔑如[mièrú]⒈轻视。引《魏书·卷三三·谷浑传》:「趣舍不与己同者,视之蔑如也。」
辞典修订版轻视。《魏书.卷三三.谷浑传》:「趣舍不与己同者,视之蔑如也。」
其他释义1.微细;没有什么了不起。2.犹不如,不及。
1.所以常有著述不多而公认为学者大家者,亦有著述等身而被视之蔑如者。
2.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方斯蔑如也。
3.按许寿裳的说法,鲁迅的性情“严气正性,宁愿覆折,憎恶权势,视若蔑如,皓皓焉坚贞如白玉,懔懔焉劲烈如秋霜”,正与嵇康相通。
4.就因为鲁迅的性格,严气正性,宁愿覆折,憎恶权势,视若蔑如,皜皜焉坚贞如白玉,懔懔焉动烈如秋霜,很有一部分和孔、嵇二人相类似的缘故。
5.气正性,宁愿覆折,憎恶权势,视若蔑如,皜皜焉坚贞如白玉,懔懔焉动烈如秋霜,很有一部分和孔、嵇二人相类似的缘故。
6.十九世纪时对写实主义的轻蔑,如同狂人卡里班在镜中撇见自己的脸一般。
7.允恭克让,其在斯乎?七十二君,信蔑如也!故神禽显贲,玄应特昭,白爵主铁豸之奇,赤爵衔丹书之贵。
8.素性疏辩,高下在心,朝臣之内,颇推高颎,敬牛弘,厚接薛道衡,视苏威蔑如也,自馀朝贵,多被陵轹。
9.虽伊尹之执兹壹德,姬旦之光于四海,方斯蔑如也。
10.气正性,宁愿覆折,憎恶权势,视若蔑如,皜皜焉坚贞如白玉,懔懔焉动烈如秋霜,很有一部分和孔、嵇二人相类似的缘故。(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305641/蔑如造句)
读音:miè
[miè]
1. 目受伤而不明。
2. 无,没有:蔑以复加。
3. 小:蔑视。轻蔑。
4. 灭:“而蔑杀其民人,宜吾不敢服也”。
5.涂染:诬蔑。污蔑。
读音:rú
[rú]
1.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4. 到,往:如厕。
5.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6.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7. 与,和:“公如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如。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12.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