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溲马勃
【拼音】:niú sōu mǎ bó
【注音】:ㄋ一ㄡˊㄙㄡㄇㄚˇㄅㄛˊ
【词性】:成语。
【简体】:牛溲马勃
【繁体】:牛溲馬勃
词语解释牛溲马勃niúsōu-mǎbó。(1)牛溲是牛尿,马勃是一种菌类,都可做药用。比喻虽然微贱但是有用的东西。牛溲马勃[niúsōumǎbó]⒈牛溲是牛尿,马勃是一种菌类,都可做药用。比喻虽然微贱但是有用的东西。英sth.cheapbutuseful;
基础解释牛溲是牛尿,马勃是一种菌类,都可入药。比喻虽然不值钱但却是有用的东西。
引证解释⒈亦作“牛溲马渤”。⒉牛溲,即牛遗,车前草的别名。马勃,一名屎菰,生于湿地及腐木的菌类。两者皆至贱,均可入药。引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房舍》:“收牛溲马渤入药笼,用之得宜。其价值反在参苓之上。”⒊借指卑贱而有用之材。按,牛溲,一说即牛尿。参见“牛溲”。引《宋史·吴潜传》:“愿陛下篤任元老,以为医师;博采众益,以为医工。使臣辈得以效牛溲马勃之助,以不辱陛下知人之明。”明王世贞《与樊待御书》:“某不佞,闻古有助於人者,牛溲马勃亦不却也。”
释义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1.比喻运用得宜,无用之物可以变为有用。2.借指卑贱而有用之材。还可以用于形容医生医术高。
国语辞典牛溲,车前草,可治水肿、腹胀。马勃为菌类,可为止血药。牛溲马勃比喻微贱的东西。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歧路灯.第六三回》:「把一个累代家有藏书、门无杂宾之家,弄成魑魅魍魉,塞门填户,牛溲马勃,兼收并蓄了。」也作「马勃牛溲」。牛溲马勃[niúsōumǎbó]⒈牛溲,车前草,可治水肿、腹胀。马勃为菌类,可为止血药。牛溲马勃比喻微贱的东西。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也作「马勃牛溲」。引《歧路灯·第六三回》:「把一个累代家有藏书、门无杂宾之家,弄成魑魅魍魉,塞门填户,牛溲马勃,兼收并蓄了。」成语解释牛溲马勃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牛溲,车前草,可治水肿、腹胀。马勃为菌类,可为止血药。牛溲马勃比喻微贱的东西。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歧路灯˙第六十三回:把一个累代家有藏书、门无杂宾之家,弄成魑魅魍魉,塞门填户,牛溲马勃,兼收并蓄了。亦作马勃牛溲。
出处宋·黄毚《谢两浙陈运使许荐启》:“竹头木屑;马勃牛溲;咸豫兼收;未尝轻弃。”
其他释义牛溲:牛尿,一说车前草,利小便;马勃:可治疮。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
1.“三青团”为了招募团员,实行拉夫办法,牛溲马勃,一概收罗。
2.典出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3.“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4.说它是宝就是宝,用在不妥的地方就是牛溲马勃。
5.所谓牛溲马勃皆至药也,鱼鸟昆虫皆妙文也。
6.现在有邓兄弟在眼前,才知道自己索得的不过是牛溲马勃。
7.【牛溲马勃】典出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8.现在有邓兄弟在眼前,才知道自己索得的不过是牛溲马勃。(www.chazidian.com/zj-35724/造句网)
读音:niú
[niú]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4.姓。
读音:sōu
[sōu]
(1)(动)排泄大小便;特指排泄小便。
(2)(动)浸;泡。
读音:mǎ
[mǎ]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读音:bó,bèi
[bó]
[ bó ]1. 突然,忽然:勃然(a.突然,如“勃勃大怒”;b.兴起的样子,如“勃勃作色”)。
2. 变色的样子:勃腾腾(怒气上冲的样子)。
3. 旺盛,兴起:勃起。勃发。勃蓬。
[ bèi ]1. 古同“悖”,违背事理,惑乱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