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平
【拼音】:yí píng
【注音】:一ˊㄆ一ㄥˊ
【结构】:夷(独体结构)平(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夷平yípíng。(1)使成一块平地。夷平[yípíng]⒈使成一块平地。例1889年那次龙卷风夷平了整个城市。英leveltotheground;
基础解释使成一块平地年那次龙卷风夷平了整个城市
引证解释⒈平坦。⒉铲平,平毁。引郭沫若《苏联纪行·八月六日》:“托翁墓侧林木被伐去一一三株,掩埋寇尸七十五具。恢复后寇墓已夷平,以填炸坑。”
网络解释夷平夷平
解释1.平坦。2.铲平o�平毁。
综合释义铲平﹐平毁。铲平,平毁。郭沫若《苏联纪行·八月六日》:“托翁墓侧林木被伐去一一三株,掩埋寇尸七十五具。恢复后寇墓已夷平,以填炸坑。”
汉语大词典(1).平坦。(2).铲平,平毁。郭沫若《苏联纪行·八月六日》:“托翁墓侧林木被伐去一一三株,掩埋寇尸七十五具。恢复后寇墓已夷平,以填炸坑。”
英语level
其他释义1.平坦。2.铲平﹐平毁。
1.幸亏台风转向,才让这支登山队化险为夷,平安下山。
2.尽管大自然正竭尽所能地重新衍生植物,为大地培育花园,冲洗掉旧的堤坝和水槽,夷平砂砾堆和石堆,耐心地想要治愈每一块新鲜的伤口,可是消除这些印记还需要漫长的岁月。约翰·缪尔。
3.本文中主要研究辽东半岛内的石灰岩地区的夷平面。
4.辽东半岛作为我国的第二大半岛是亚洲最古老的地块之一,有着漫长的演化历史,半岛存在多级夷平面。
5.夷平面解体年代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指示一次明显的构造抬升,并与青藏运动幕相对应。
6.夷平面普遍受到两种变形,一种是大面积的掀斜变形,夷平面高度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减;另一种为断裂变形,夷平面呈地堑式下降或地垒式上升。
7.这些残留的夷平面曾相互连为一休,暗示我国东南部广大地区在晚近地质时期曾一度处丁准平原状态。
8.武者大能夺天地灵气而炼化,一拳可夷平山岳一掌可使河川断流。
9.在国内,夷平面研究的“回春”是其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
10.更糟的是,少得可怜的几个明确措施中居然还包括填实独一无二的码头盆地,夷平许多维多利亚时代的遗迹。
读音:yí
[yí]
1.平坦;平安:化险为~。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弹。~为平地。
3.灭掉;杀尽:~灭。~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四~。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情。华~杂处。
6.姓。
读音:píng
[píng]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