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尺
【拼音】:mù chǐ
【注音】:ㄇㄨˋㄔˇ
【结构】:木(独体结构)尺(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木尺mùchǐ。(1)一种刻度尺,注明一定直径和长度的原木的板英尺,用于测量原木或木材的木积。木尺[mùchǐ]⒈一种刻度尺,注明一定直径和长度的原木的板英尺,用于测量原木或木材的木积。英scalerule;
基础解释意思是古代调整五音律吕的仪器。
引证解释⒈古代调整五音律吕的仪器。引《隋书·律历志上》:“然万物人事,非五行不生,非五行不成,非五行不灭。故五音用火尺,其事火重,用金尺则兵,用木尺则丧,用土尺则乱,用水尺则律吕合调,天下和平。”⒉木制尺。用于建筑、测量等。引《明会典·斛斗秤尺》:“工部各给铁斛一张,铜尺、木尺各一把。”
网络解释木尺木尺,读音mùchǐ,汉语词语,是一种测量长度的刻度工具。
综合释义古代调整五音律吕的仪器。《隋书·律历志上》:“然万物人事,非五行不生,非五行不成,非五行不灭。故五音用火尺,其事火重,用金尺则兵,用木尺则丧,用土尺则乱,用水尺则律吕合调,天下和平。”木制尺。用于建筑、测量等。《明会典·斛斗秤尺》:“工部各给铁斛一张,铜尺、木尺各一把。”
网友释义木尺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mùchǐ,基本意思是一种测量长度的刻度工具。
汉语大词典(1).古代调整五音律吕的仪器。《隋书·律历志上》:“然万物人事,非五行不生,非五行不成,非五行不灭。故五音用火尺,其事火重,用金尺则兵,用木尺则丧,用土尺则乱,用水尺则律吕合调,天下和平。”(2).木制尺。用于建筑、测量等。《明会典·斛斗秤尺》:“工部各给铁斛一张,铜尺、木尺各一把。”
其他释义1.古代调整五音律吕的仪器。2.木制尺。用于建筑﹑测量等。
1.腰身处就如折断一般,一式铁板桥上身后仰,平行屈曲成木尺状,险险乎让过一剑。
2.用一把木尺、一把金属匙、一枚硬币、一个铁盒盖、一枝铅笔和一块橡皮,重做这个试验。
3.请用一把木尺、一枚硬币、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重做这个实验。
4.遗址南墓群出土魏、晋画像砖、木尺、猴形木印、汉、晋纪年简牍、彩绘木车马等珍贵文物,部分已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5.斧头、滚刨、铲子、木尺、手锯……这些工具陪伴丁焕根几十年了。
6.昨日,记者致电石水小学李校长了解到,校方已确认用木尺打男孩屁股是三位课代表商量后一起实施的,起因是上周五该名男孩没交语、数、外三科作业。
7.陈老师来不及多想,扑了上去,从背后将凶手紧紧抱住,拖拽起来后顺势将其推出门外,然后返身从讲台上拿起一根木尺防范,并将行凶男子逼退到楼道一边。
8.陈老师立马扑了上去,从背后将凶手死死抱住,拖曳起来后顺势将其推出门外,然后返身从讲台上拿起一根木尺防范,并将行凶男子逼退到楼道一边。
9.陈老师来不及多想,扑了上去,从背后将凶手紧紧抱住,拖曳起来后顺势将其推出门外,然后返身从讲台上拿起一根木尺防范,并将行凶男子逼退到楼道一边。
10.这把老木尺是家里留下的,如今尺子的两头已经磨圆,刻度也不再清晰了。
读音:mù
[mù]
(1)(名)树木:伐~|果~。
(2)(名)(木头)木材和木料的总称:枣~|榆~|檀香~。
(3)(形)用木材制成的:~器|~犁|~板。
(4)(名)棺材:棺~|行将就~。
(5)(Mù)姓。
(6)(形)质朴:~讷。
(7)(形)麻木:脚~了。
读音:chǐ,chě
[chǐ]
[ chǐ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2.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3.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4. 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 chě ]1.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