寠薮
【拼音】:lóu sǒu
【注音】:ㄌㄡˊㄙㄡˇ
【结构】:寠(上下结构)薮(上下结构)
【繁体】:寠藪
词语解释1.亦作'寠薮'。2.以头顶盆时盆底所垫之物。
基础解释见/'寠数/',以头顶盆时盆底所垫之物。
引证解释⒈见“寠数”。
汉语大词典见“寠数”。《汉语大词典》:寠数(寠数) 拼音:lóushù亦作“寠薮”。以头顶盆时盆底所垫之物。《汉书·东方朔传》:“乃覆树上寄生,令朔射之,朔曰:‘是寠薮也。’舍人曰:‘果知朔不能中也。’朔曰:‘生肉为脍,乾肉为脯;著树为寄生,盆下为寠数。’”颜师古注引苏林曰:“寠,音贫寠之寠,薮,音数钱之数。寠数,戴器也,以盆盛物戴于头者,则以寠数荐之,今卖白团饼人所用者是也。”
其他释义1.见'寠数'。
读音:jù,lóu
[lóu]
[ jù ]1. 屋室简陋。
2. 贫寒,无财备礼。
[ lóu ]1. 〔甌(ōu)寠〕高地上狭小的地方。
读音:sǒu
[sǒu]
(1)(名)〈书〉生长着很多草的湖。
(2)(名)〈书〉指人或物聚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