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律
【拼音】:bèi lǜ
【繁体】:倍律
词语解释谓十二之倍律也。惟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可用,余以声抑而哑不取。《律吕精义·卷二》:「倍律通长,倍律外周,倍律内周,倍律外径,倍律内径。」;《清会典·乐部》:「凡律,有正律、有倍律、有半律、有倍律。半律迤高下于正律而佐之,已下则喑,以高则噍,故倍律半律止于六。」
网友释义倍律,音乐术语。指十二律的弦长翻倍的各律,波长为原来的两倍。如倍律黄钟(简称“倍黄”)、倍律大吕(简称“倍大”)等。
读音:bèi
[bèi]
(1)(量)跟原数相等的数;某数的几倍就是用几乘某数:二的五~是十。
(2)(副)加倍:事半功~|勇气~增。
读音:lǜ
[lǜ]
(1)(名)法律;规则:定~|规~|纪~。
(2)(名)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
(3)(名)旧诗的一种体裁:五~|七~。
(4)(动)〈书〉约束:~己甚严。
(5)(Lǜ)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