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期徒刑
【拼音】:yǒu qī tú xíng
【注音】:一ㄡˇㄑ一ㄊㄨˊㄒ一ㄥˊ
【词性】:名词。
【简体】:有期徒刑
【繁体】:有期徒刑
词语解释法律规定有一定期限的徒刑。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期抵刑期。在刑期内剥夺犯人的自由,并实行强迫劳动。有期徒刑[yǒuqītúxíng]⒈法律规定有一定期限的徒刑。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期抵刑期。在刑期内剥夺犯人的自由,并实行强迫劳动。
引证解释⒈法律规定有一定期限的徒刑。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期抵刑期。在刑期内剥夺犯人的自由,并实行强迫劳动。
网络解释有期徒刑有期徒刑,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监禁于一定场所的刑罚。
国语辞典有期限的徒刑。犯罪人于一定时期内,须在监狱中,服法定之劳役。有期徒刑[yǒuqítúxíng]⒈有期限的徒刑。犯罪人于一定时期内,须在监狱中,服法定之劳役。英语limitedtermofimprisonment(i.e.anythinglessthanlifeimprisonment)德语befristeteGefängnisstrafe,Zeitstrafe;Freiheitsentzug(S)法语emprisonnementendroitfrançais
辞典简编版一定期间的自由刑。犯罪人于一定时期内,须在监狱中服法定的劳役。 【造句】有期徒刑遇有加减时,得减至二月未满,或加至二十年。
法语emprisonnement, travaux forcés à terme
其他释义将罪犯定期监禁于特定场所的刑罚。在我国,其期限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但在数罪并罚或死缓减为有期徒刑时可以到二十年。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执行,有劳动能力的实行劳动改造。服刑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可以依法减刑或假释。
1.法官对审理结束的案件作出判决,判处他有期徒刑三年。
2.近日,洛阳市西工区人民法院判决了一起诽谤他人案件,中储公司洛阳分公司原总经理朱勇,因散发小字报造谣诬蔑他人,被判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
3.法院以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判处被告人王洪亮有期徒刑5年。
4.为了发泄私愤,他对那位秉公执法的税务干部造谣中伤,结果以诬陷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5.安庆市中院近日就贺平受贿、滥用职权一案作出终审裁定,驳回其上诉,维持原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三年的判决。
6.记者昨从省检察院汉江分院获悉,原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女职工幸某,因侵犯商业秘密罪,被汉江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7.结果胖子一个人把罪一力承当了下来,被判了十五年有期徒刑。
8.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褫夺公权、没收。
9.重审最终撤销了原判决,但对陆根荣帮助窃盗一罪处有期徒刑二年,并褫夺公权三年。
10.诈骗十余万元,数额巨大,涉嫌诈骗罪,应当按照规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自首应当从轻处罚。
读音:yǒu,yòu
[yǒu]
[ yǒ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 yòu ]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读音:qī,jī
[qī]
[ qī ]1. 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期。限期。期限。学期。
2. 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期。
3. 盼望,希望:期望。期冀。期盼。期待。
4. 限度:“征敛无期求索无度”。
5. 必,决定:“期死,非勇也”。
6. 〔期颐〕指人活到一百岁。
7. 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年代单位。
[ jī ]1. 一周年,一整月:期年。期月。期服(古代丧服名,要穿一年)。
读音:tú
[tú]
(1)(形)空的;没有凭借的:~劳。
(2)(副)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仅仅:~留。
(3)(副)徒然:~自惊扰。
(4)(名)徒弟;学生。
(5) 姓。
(6)(名)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
(7)(名)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暴~。
(8)(名)人(含贬义):好色之~。
(9)(名)徒刑。
读音:xíng
[xíng]
1. 对犯罪的处罚:刑罚。刑法。刑律。刑事。执刑。服刑。
2.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刑讯。受刑。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