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斛
【拼音】:guān hú
【结构】:官(上下结构)斛(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官府标准量器。容量本为十斗,南宋末改为五斗。官斛[guānhú]⒈官府标准量器。容量本为十斗,南宋末改为五斗。
引证解释⒈官府标准量器。容量本为十斗,南宋末改为五斗。引《元典章·户部七·仓库》:“今可比附式样成造新斛,颁行天下,此不可但施於官,至於民间市肆,亦合准官斛製造,庶使奸伪不行。”《续文献通考·市籴一》:“凡官斛筹,非官印烙者不用,私造者问罪。”
网络解释官斛清代苏州府官斛,侄我收藏的财税系列藏品中,有一件清代苏州府官斛(hu),为量具藏品中所少见。至今已有97年历史。
网友释义清代苏州府官斛,侄我收藏的财税系列藏品中,有一件清代苏州府官斛(hu),为量具藏品中所少见。已有97年历史。
汉语大词典官府标准量器。容量本为十斗,南宋末改为五斗。《元典章·户部七·仓库》:“今可比附式样成造新斛,颁行天下,此不可但施于官,至于民间市肆,亦合准官斛制造,庶使奸伪不行。”《续文献通考·市籴一》:“凡官斛筹,非官印烙者不用,私造者问罪。”
其他释义1.官府标准量器。容量本为十斗,南宋末改为五斗。
读音:guān
[guān]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
读音:hú
[hú]
(名)量器名。古时以十斗为斛;后来又以五半为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