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黍
【拼音】:jì shǔ
【注音】:ㄐ一ˋㄕㄨˇ
【结构】:稷(左右结构)黍(上中下结构)
词语解释泛指五谷。仅指稷和黍而言。稷黍[jìshǔ]⒈泛指五谷。⒉仅指稷和黍而言。
引证解释⒈泛指五谷。引《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郑玄笺:“我迫於王事,无不攻緻,故尽力焉。既则罢倦,不能播种五穀。”三国魏曹植《应诏》诗:“经彼公田,乐我稷黍。”⒉仅指稷和黍而言。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汶水》:“土人悉以种麦,云此丘不宜殖稷黍而宜麦,齐人相承以殖之。”
网络解释稷黍黍和稷。为古代主要农作物。亦泛指五谷。
综合释义泛指五谷。《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郑玄笺:“我迫於王事,无不攻緻,故尽力焉。既则罢倦,不能播种五穀。”三国魏曹植《应诏》诗:“经彼公田,乐我稷黍。”仅指稷和黍而言。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汶水》:“土人悉以种麦,云此丘不宜殖稷黍而宜麦,齐人相承以殖之。”稷黍[jìshǔ]
汉语大词典(1).泛指五谷。《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郑玄笺:“我迫于王事,无不攻致,故尽力焉。既则罢倦,不能播种五谷。”三国魏曹植《应诏》诗:“经彼公田,乐我稷黍。”(2).仅指稷和黍而言。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汶水》:“土人悉以种麦,云此丘不宜殖稷黍而宜麦,齐人相承以殖之。”
其他释义1.泛指五谷。2.仅指稷和黍而言。
读音:jì
[jì]
(1)(名)古代称一种粮食作物;有的书说是黍一类的作物;有的书说是谷子(粟)。
(2)(名)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
读音:shǔ
[shǔ]
(1)(名)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叫黍子;碾成米叫黄米;性粘;可酿酒。
(2)(名)蜀黍;高梁。
(3)(名)玉蜀黍;一年生草本植物;也叫“玉米”、“棒子”或“包谷”;叶长而大;子实可做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