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种
【拼音】:hù zhǒng
【结构】:瓠(左右结构)种(左右结构)
【繁体】:瓠種
词语解释我国古代北方地区用葫芦制成的播种工具。俗称点葫芦。主要用于谷类和豆类作物的点播。瓠种[hùzhǒng]⒈我国古代北方地区用葫芦制成的播种工具。俗称点葫芦。主要用于谷类和豆类作物的点播。
引证解释⒈我国古代北方地区用葫芦制成的播种工具。俗称点葫芦。主要用于谷类和豆类作物的点播。引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一:“瓠种,窍瓠贮种,量可斗许。乃穿瓠两头,以木箄贯之,后用手执为柄,前用作觜,泻种於耕壠畔,随耕随泻,务使均匀。”
网络解释瓠种俗称“点葫芦”,主要部分用葫芦制造而得名。文献记载,我国早在公元前220年就已经使用这类瓠种器。
汉语大词典我国古代北方地区用葫芦制成的播种工具。俗称点葫芦。主要用于谷类和豆类作物的点播。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一:“瓠种,窍瓠贮种,量可斗许。乃穿瓠两头,以木箄贯之,后用手执为柄,前用作觜,泻种于耕垄畔,随耕随泻,务使均匀。”
其他释义1.我国古代北方地区用葫芦制成的播种工具。俗称点葫芦。主要用于谷类和豆类作物的点播。
读音:hù
[hù]
(名)一年生草本植物;爬蔓;夏开白花;果实长圆形;嫩时可吃。
读音:zhǒng,zhòng,chóng
[zhǒng]
[ zhǒng ]1. 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分类的基本单位:物种。种差(chā)。
2. 植物果实中能长成新植物的部分,又泛指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种子。种禽。种畜。撒种。配种。
3. 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人种。种族。
4. 量词,表示类别、式样:种种。两种人。
5. 指胆量或骨气:有种。没种。
[ zhòng ]1. 把种子或幼苗等埋在泥土里使生长:种地。栽种。
[ chóng ]1. 姓。如宋代有种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