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体访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体访

体访

【拼音】:tǐ fǎng

【注音】:ㄊ一ˇㄈㄤˇ

【结构】:体(左右结构)访(左右结构)

【简体】:体访

【繁体】:體訪

解释

词语解释察访。体访[tǐfǎng]⒈察访。

引证解释⒈察访。引宋曾巩《福州举知泉州陈枢久不磨勘特与转官状》:“臣体访得辖下知泉州尚书屯田员外郎陈枢,不下磨勘文字已十五年。”明张居正《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若有平日不务学业,嘱託公事,或揑造歌謡,兴灭词讼及败伦伤化,过恶彰著者,体访得实,不必品其文艺,即行革退。”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选剧》附《明珠记·煎茶》改本第一折:“今日送你进去煎茶,专为打探无双小姐的消息,你须要用心体访。”

网络解释体访体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ǐfǎng,是指察访。

汉语大词典察访。宋曾巩《福州举知泉州陈枢久不磨勘特与转官状》:“臣体访得辖下知泉州尚书屯田员外郎陈枢,不下磨勘文字已十五年。”明张居正《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若有平日不务学业,嘱托公事,或捏造歌谣,兴灭词讼及败伦伤化,过恶彰著者,体访得实,不必品其文艺,即行革退。”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选剧》附《明珠记·煎茶》改本第一折:“今日送你进去煎茶,专为打探无双小姐的消息,你须要用心体访。”

国语辞典亲自查访。体访[tǐfǎng]⒈亲自查访。引《宋史·卷八·真宗本纪三》:「三月戊午朔,日有食之。遣吕夷简体访陕、亳民讹言。」《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但是船到之处,不论那里,上岸挨身察听体访,如此年余,竟无消耗。」

辞典修订版亲自查访。《宋史.卷八.真宗本纪三》:「三月戊午朔,日有食之。遣吕夷简体访陕、亳民讹言。」《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但是船到之处,不论那里,上岸挨身察听体访,如此年余,竟无消耗。」

其他释义1.察访。

体访造句更多 >>

1.从奥运冠军、泳池金花转型为一个广告人、经商者,其历程并非一帆顺风,庄泳本人也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曾承认创业艰难,“曾与同伴抱头痛哭”。

2.他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今天我代表党和所有同志特别来谒陵,此前也特别到经国先生大溪陵寝,希望全党一切以民众福祉为先,上下团结一致、继续努力。

3.现在京城内一体访拿盗杯之人。

4.一位湖人的发言人在湖人战胜爵士的赛后说科比不会在他的更衣柜之前接受媒体访问,这是合乎习惯的。

5.杨元庆从二日晚间抵台,与联强、捷元等通路商会面,三日与员工进行会议,下午接受媒体访问。

6.四大名捕的几媒体访谈,杨洋都是紧邻在张翰旁边坐。

7.在权标总线网中,等于一个时隙的一种受控时段,在此期间,数据站在传输媒体访问控制帧后,暂停并监听响应。

8.将两个局域网互连的一种功能单元,这两个网采用同一逻辑链路控制协议,但可采用不同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

9.郝龙斌今天参加“雄狮美术”誉扬典礼,会后接受媒体访问时,做上述回答。

10.郝龙斌16日参加“雄狮美术”誉扬典礼,会后接受媒体访问时,做上述回答。

字义分解

读音:tǐ,tī

[tǐ]

[ tǐ ]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 tī ]

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读音:fǎng

[fǎng]

(1)(动)看望;探问:~友。

(2)(动)向人询问调查:~查。

体访相关成语

体访相关词语

关于体访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簉访

下一个:躧访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