嵚岑山
【拼音】:qīn cén shān
【注音】:ㄑ一ㄣㄘㄣˊㄕㄢ
【结构】:嵚(上下结构)岑(上下结构)山(独体结构)
【繁体】:嶔岑山
词语解释亦名“嵚崟山”。嵚岑山[qīncénshān]⒈亦名“嵚崟山”。
引证解释⒈亦名“嶔崟山”。崤山的别称。引《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冯异与赤眉战於崤底”唐李贤注:“崤,山名;底,阪也。一名嶔岑山。”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一·三崤》“三崤山,亦曰二崤”注:“一名嶔崟山。”
综合释义亦名“嶔崟山”。崤山的别称。《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冯异与赤眉战於崤底”唐李贤注:“崤,山名;底,阪也。一名嶔岑山。”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一·三崤》“三崤山,亦曰二崤”注:“一名嶔崟山。”嵚岑山[qīncénshān]
汉语大词典亦名“嵚崟山”。崤山的别称。《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冯异与赤眉战于崤底”唐李贤注:“崤,山名;底,阪也。一名嵚岑山。”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一·三崤》“三崤山,亦曰二崤”注:“一名嵚崟山。”
其他释义1.亦名'嵚崟山'。2.崤山的别称。
读音:qīn
[qīn]
(形)高峻。(名)高峻的山。
读音:cén
[cén]
(1)(名)〈书〉小而高的山。
(2)(名)〈书〉姓。
读音:shān
[shān]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