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健
【拼音】:jīng jiàn
【注音】:ㄐ一ㄥㄐ一ㄢˋ
【结构】:精(左右结构)健(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精干强健。精健[jīngjiàn]⒈精干强健。
引证解释⒈精干强健。引《三国志·吴志·贺齐传》:“拣其精健为兵,次为县户。”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杂文》:“长庆中,赵相宗儒为太常卿,赞郊庙之礼,罢相三十餘年,年七十六,众论其精健。”明梅衡湘《答李贽书》:“又读翁扇头细书,乃知復转精健耳。”叶圣陶《倪焕之》四:“穿一件棉布的长袍,不穿棉鞋而穿皮鞋,又朴素,又精健。”
网络解释精健精干强健
综合释义精干强健。《三国志·吴志·贺齐传》:“拣其精健为兵,次为县户。”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杂文》:“长庆中,赵相宗儒为太常卿,赞郊庙之礼,罢相三十餘年,年七十六,众论其精健。”明梅衡湘《答李贽书》:“又读翁扇头细书,乃知復转精健耳。”叶圣陶《倪焕之》四:“穿一件棉布的长袍,不穿棉鞋而穿皮鞋,又朴素,又精健。”
汉语大词典精干强健。《三国志·吴志·贺齐传》:“拣其精健为兵,次为县户。”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杂文》:“长庆中,赵相宗儒为太常卿,赞郊庙之礼,罢相三十馀年,年七十六,众论其精健。”明梅衡湘《答李贽书》:“又读翁扇头细书,乃知复转精健耳。”叶圣陶《倪焕之》四:“穿一件棉布的长袍,不穿棉鞋而穿皮鞋,又朴素,又精健。”
其他释义1.精干强健。
1.再配以养血安神、益阴敛汗的枣仁,清心火的莲须等中药炖猪扇骨,清润可口,有补肾益精、健脾养心之功,为冬日养肾的家庭药膳汤饮。
2.脑为元神之府,是生命要害的所在,春季养生之道贵在健脑。健脑方法,大体有六:惜精健脑,气功强脑,颐神养脑,服食补脑,防病护脑,运指益脑。
3.呼则形松似落雁,吸则意紧随气行,此即内三合之形松意紧,进而心血调融,神态安静,固精健肾,祛病延年。
4.权亲断诸县仓库及囚系,长丞皆见,岱处法应问,甚称权意,召署录事,出补馀姚长,召募精健,得千馀人。
5.谷芽能“消烦、活中、益精、健脾、止泻”。
6.贺铸的词风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偏,而气力精健、采藻艳逸,是张、贺二人的共同之处。
7.权亲断诸县仓库及囚系,长丞皆见,岱处法应问,甚称权意,召署录事,出补馀姚长,召募精健,得千馀人。(查字典www.chazidian.com)
8.活中、益精、健脾、止泻”。
9.呼则形松似落雁,吸则意紧随气行,此即内三合之形松意紧,进而心血调融,神态安静,固精健肾,祛病延年。(www.chazidian.com/zj-240942/精健造句)
读音:jīng
[jīng]
(1)(形)经过提炼或挑选的:~盐|~金。
(2)(名)提炼出来的精华:酒~|鱼肝油~。
(3)(形)完美;最好:~彩|~益求~。
(4)(形)细(跟‘粗’相对):~密|~确|~巧。
(5)(形)机灵心细:~明|~干|这孩子比大人还~。
(6)(动)精通:博而不~|~于针炙。
(7)(名)精神;精力:聚~会神|~疲力尽。
(8)(名)精液;精子:遗~|受~。
(9)(名)妖精。〈方〉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表示“十分”、“非常”:~瘦|雨把衣服淋得~湿。
读音:jiàn
[jiàn]
(1)(形)强健:~康|~全|稳~。
(2)(动)使强健:~身|~胃。
(3)(形)在某一方面显示的程度超过一般;善于:~步|~谈|~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