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挂子
【拼音】:dào guà zǐ
【注音】:ㄉㄠˋㄍㄨㄚˋㄗˇ
【结构】:倒(左右结构)挂(左右结构)子(独体结构)
【繁体】:倒掛子
词语解释倒挂子dàoguàzi。(1)头尾颠倒挂子着。指商品的成本或收购价格高于销售价格。(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农民借支款额高于实际分配所得的款额也称“倒挂子”。(3)某些社会现象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常理,与应该的样子相反。
基础解释见/'倒挂/',1.上下颠倒地挂着:崖壁上古松~。
引证解释⒈见“倒挂”。
汉语大词典见“倒挂”。《汉语大词典》:倒挂(倒挂) 拼音:dàoguà(1).见“倒挂”。(2).古代杂技项目。晋陆翙《邺中记》:“设马车,立木橦其车上,长二丈,橦头安横木,两伎儿各坐木一头,或鸟飞或倒挂。”亦作“倒挂”。(1).倒悬;下垂。宋苏轼《西江月·梅花》词:“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闻一多《忆菊》诗:“倒挂着一饼蜂窠似的黄心,仿佛是朵紫的向日葵呢!”叶圣陶《微波》:“那一对眉毛,以前伴着笑声伴着快意总是舞得起似的,现在微微倒挂了。”(2).鸟名。宋苏轼《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诗之二自注:“岭南珍禽有倒挂子,绿毛红喙,似鹦鹉而小,自海东来。”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二:“海南诸国有倒挂雀,尾羽备五色,状如鹦鹉,形小似雀,夜则倒悬其身。”明王脩《君子堂日询手镜》:“倒挂小巧可爱,形色皆如绿鹦鹉而小,略大于瓦雀,好香。”(3).倒欠,如:年终一结帐,他家不但没倒挂,还分到了一百多元。
其他释义1.见'倒挂'。
读音:dǎo,dào
[dào]
[ dǎo ]1.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
2.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
[ dào ]1.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
2.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倒水。倒茶。
3. 反过来,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
4. 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车。
5. 却: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读音:guà
[guà]
(1)(动)借助于绳子、钩子、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的一点或几点
(2)(动)把耳机放回电话机上使电路断开:电话先不要~;等我查一下。
(3)(动)〈方〉指交换机接通电话;也指打电话:请你~总务科|给防汛指挥部~个电话。
(4)(动)钩:钉子把衣服~住了。
(5)(动)〈方〉(内心)牵挂:他总是~着队里的事。
(6)(动)〈方〉(物体表面)蒙上;糊着:脸上~了一层尘土|瓷器外面~一层釉子。
(7)(动)登记:~失|~一个号。
(8)(量)多用于成套或成串的东西:一~四轮大车|十多~鞭炮。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