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政
【拼音】:qiē zhèng
【结构】:切(左右结构)政(左右结构)
【拼音】:qiē zhèng
词语解释谓切谏时政弊端。切政[qiēzhèng]⒈谓切谏时政弊端。
引证解释⒈谓切谏时政弊端。蔚,僧孺子。引《新唐书·牛蔚传》:“大中初,屡条切政,宣宗喜曰:‘牛氏果有子,差尉人意。’”
网络解释切政切政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qiēzhèng,意思是谓切谏时政弊端。
网友释义切政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qiēzhèng,意思是谓切谏时政弊端。
汉语大词典谓切谏时政弊端。《新唐书·牛蔚传》:“大中初,屡条切政,宣宗喜曰:‘牛氏果有子,差尉人意。’”蔚,僧孺子。
其他释义1.谓切谏时政弊端。
1.官吏愈无忠实之心,人民愈有离散之势,一切政事愈以丛脞,国家之危亡随之。
2.坚决打破国控大银行垄断,开放民营资本大力创办中小企业银行,分流垄断性的存款贷款,彻底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配套问题,穷尽一切政策能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把推动中小企业大发展作为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国家战略。
3.与此同时,我们既嗜读又好色,既笃信精英管理又崇尚无政府主义。在我们看来,一切政治体系和社会体制都是腐朽的,可是,除了追求混沌的享乐,我们一概拒绝考虑别的选项。
4.应该蔑视一切政党,心目中只有广大民众。只有依靠广大民众的支持,才能建立伟业。
5.不出意料的是,共产党将三十年以来国家的发展归功于自身,并并以此为由禁止一切政治上的对立。
6.先皇遗诏,皇太子宁昶即承帝位,著派大将军董值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
7.玄宗规定,几位刺史到任之后不负责具体州务,一切政务都交给僚佐处理。
8.八路军一切政治教育的目的,实际上是向士兵注入阶级觉悟的精神。
9.专以阐发科学精义及其效用为主,而一切政治玄谈之作勿得阑入焉。
10.北齐文宣帝高洋刚刚立国的时候,还励精图治,很注意研究为政之道,一切政务,力求简便稳定,有所任命,也是坦诚待人,臣子们也得以尽其所能为国服务。
读音:qiē,qiè
[qiē]
[ qiē ]1.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切菜。切除。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在业务、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纠正缺点,如“切切琢磨”)。
[ qiè ]1. 密合,贴近:切当(dàng )。切肤(切身)。切己。亲切。
2. 紧急:急切。迫切。
3. 实在:切忌。恳切。
4. 旧时汉语标音的一种方法,用两个字,取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拼成一个音。亦称“反切”。
读音:zhèng
[zhèng]
1. 治理国家事务: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
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民政。
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政。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