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花
【拼音】:ér nǚ huā
【繁体】:兒女花
【拼音】:ér nǚ huā
词语解释萱草之花。唐、孟郊〈百忧〉诗:「萱草儿女花,不解壮士忧。」儿女花[érnǚhuā]⒈即萱草花,古人认为它可以使人忘忧。
基础解释即萱草花,古人认为它可以使人忘忧。
引证解释⒈ 即萱草花,古人认为它可以使人忘忧。引:唐孟郊《百忧》诗:“萱草儿女花,不解壮士忧。”⒈即萱草花,古人认为它可以使人忘忧。引唐孟郊《百忧》诗:“萱草儿女花,不解壮士忧。”
综合释义即萱草花,古人认为它可以使人忘忧。唐孟郊《百忧》诗:“萱草儿女花,不解壮士忧。”萱草之花。唐、孟郊〈百忧〉诗:「萱草儿女花,不解壮士忧。」。
汉语大词典即萱草花,古人认为它可以使人忘忧。唐孟郊《百忧》:“萱草儿女花,不解壮士忧。”
其他释义1.即萱草花,古人认为它可以使人忘忧。
读音:ér
[ér]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词尾:火~。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6)(名)姓。同“倪”。
读音:nǚ,rǔ
[nǚ]
[ nǚ ]1. 女性,与“男”相对。古代以未婚的为“女”,已婚的为“妇”。现通称“妇女”:女人。女士。女流(含轻蔑意)。少(shào )女。
2. 以女儿作为人的妻(旧读nǜ)。
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婺女”、“须女”。
[ rǔ ]1. 古同“汝”,你。
读音:huā
[huā]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